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周围神经损伤

肌源神经营养因子修复大鼠周围神经损伤|论文下载|研究生论文|博士论文|研修论文|MBA论

时间 : 2009-11-25 07:24:22 来源:lw.china-b.com

[摘要]

肌源神经营养因子修复大鼠周围神经损伤,中华硕博网为广大研究生、MBA、在职研究生,在职人员提供教育资源,室全球500所高校指定的报名中心.国内重点大学简章和最新资讯,提供2008年研究生报名系统,2008年研究生成绩查

L)注射到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段为实验组,同时设实验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和正常对照组.术后20d用辣根过氧化物酶示踪法(HRP)、尼氏染色法、特殊三色染色法对再生神经进行形态学观察和计量学统计.结果:注射MDNF的周围神经损伤部有再生的神经纤维通过;MDNF组的再生神经在形态学及计量学上均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肌源神经营养因子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神经生物学;肌源神经营养因子;周围神经损伤;周围神经再生;辣根过氧化物酶;大鼠

  周围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但是,无论怎样精确的神经修复,其功能都很难再恢复到损伤前的水平[1].通过提高外科手术技术、电或磁的刺激[2]、组织的摘除以及雪旺氏细胞的巧妙处理等方法来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工作已做了很多.最近,对神经营养因子的分子通路以及生理作用的理解有了重大的进展.这些因子包括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因子3,4,5,6以及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等,它们影响着不同的神经细胞亚群,在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均有着复杂的营养作用.许多研究表明,骨骼肌组织中也存在着对神经元有营养作用的物质.Oppenheim等将从大鼠的这种物质中分离出的Mr为10000~30000组份蛋白命名为“肌源神经营养因子”(muscle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MDNF),它能促进胚胎脊髓运动神经元生长,并对其损伤具有保护作用[3].我们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示踪法、尼氏染色法、特殊三色染色法观察MDNF对坐骨神经损伤后修复的影响.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Wistar大鼠(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提供);Tyrode溶液,低温高速离心机(上海华亭TGL16G);中空纤维超滤器(UltrafiltrationwiththePorousFibertubers,北京宣武超滤设备厂);电脑自动记录仪记录(上海沪西仪器厂);电泳仪(北京六一电泳仪器厂);HRP(中山公司).

  1.2方法

  1.2.1成鼠MDNF的制备用80只成年Wistar大鼠,切取四肢,在手术显微镜下剥离骨骼肌组织块.骨骼肌组织用Tyrode溶液浸泡(1∶5)后,再经超声粉碎、低温高速离心30min得上清液.经中空纤维超滤器截取Mr为10000~50000的蛋白液,然后在层析柜内过交联葡聚糖(Sephadex)G75(Pharmacia产品)层析柱,柱长1m,用PBS平衡液洗脱,流速为0.3mL/min,自动收集器收集,紫外检测,波长280nm,电脑自动记录仪记录.层析预截取的Mr10000~30000洗脱液经冷冻干燥后,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中范围分子质量标准蛋白做对照(Pharmacia).电压150V,0.5~1h,硝酸银染色.

  1.2.2动物分组及手术方法雄性健康Wister大鼠18只,体质量250g左右,随机分成实验组、实验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用异戊巴比妥钠麻醉剂腹腔注射麻醉(2.5mL/kg),于大鼠右侧股后部正中切口,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坐骨神经,自梨状肌下缘夹伤坐骨神经30s,直至夹伤段仅有透明的神经外膜.实验组用100mg/L的MDNF10μL注入夹伤处,实验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0μL.正常对照组未经任何注射,术后各组大鼠按常规饲养20d.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肌源神经营养因子...”相似的文章

更多>>

周围神经损伤疾病

根据外伤史,临床症状和检查,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性质和程度。 一、临床检查 1.伤部检查检查有无伤口,如有伤口,应检查其范围和深度,软组织损伤情况以及有无感染,查明枪弹伤或弹片伤的径路,有无血管伤,骨折...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