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5 09:09:26 来源:www.jsw.com.cn
在2005年卫生部公布的我国城乡居民十大死因调查结果中,脑血管病已成为继恶性肿瘤之后排名第二的杀手。其中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血管病中死亡率及致残率极高的病种之一。在以往治疗过程中,由于对其的认识不足,常是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方法来促使蛛网膜下腔出血吸收,大多放弃了对出血原因的检查和治疗,这样做的后果是病人存在再次出血的可能,增加了死亡率和致残率,使病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近十余年来,随着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认识不断深入,人们已经认识到蛛网膜下腔出血不是一个内科病,而是一个需要急诊手术处理的外科病。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不完全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主要有: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烟雾病、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肿瘤和血液病等。随着瘾君子人群的增加,由吸食可卡因等毒品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也在不断增加。其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占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75%-80%,据统计动脉瘤第一次破裂后,死亡率高达30%~40%,其中半数在发病后48小时内死亡,存活的病例中1/3可发生再次出血,发生再次出血者的死亡率高达70%~80%。脑动静脉畸形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中约有10%~15%,初次出血死亡率10%左右。因此,颅内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被称为“人体内不定时的炸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最主要的危害是可能有再次出血、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所以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首要任务是明确出血的原因,并进行积极的治疗。
1/3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发生在夜间睡眠过程中;1/3的病人没有明确的诱因;其余1/3的病人与一些诱因有关,如情绪激动、排便、负重、咳嗽、分娩、创伤、外科手术和性生活等。
常见的临床表现有:(1)头痛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可见于80%-95%的病人,突发,呈劈裂般剧痛,遍及全头或前额、枕部,再延及颈、肩腰背和下肢等。(2)意识障碍:见于半数以上的病人,可有短暂意识模糊至昏迷,一般不超过1小时,但也有的病人持续昏迷直至死亡。(3)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约75%的病人在发病后可出现头痛、恶心及呕吐。(4)神经功能障碍主要因动脉瘤部位不同而出现各种神经功能障碍。主要表现有视力突然减退或原有视力障碍加重;动眼神经麻痹引起患侧眼睑不能抬举,眼球运动受限;外展神经麻痹造成复视、偏瘫、失语及脑干症状。(5)全身症状可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致下丘脑损害而出现中枢性高热、尿崩症、胃肠道大量出血、急性肺水肿等。同时由于老年人及儿童特殊的体质常使症状不典型,老年人发病时一般头痛表现少且不明显,但常伴有严重的意识障碍,颈项部强硬多见。在儿童头痛少见,但一旦出现应引起重视,同时儿童常伴发系统性病变,如主动脉弓狭窄、多囊肾等。
3上一篇下一篇4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