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正文

胃食管反流 病根在胃

时间 : 2009-11-18 17:29:26 来源:搜狐健康

[摘要]

胃食管反流四川人叫“打嗝儿”、“冒酸水”,很多人没把它当成一种病。成都胃病医院业务院长温育敏大夫介绍说,胃食管反流其实是胃病的一种表现,具体指由于胃内容物反流而引起的不适症状和并发症。

    “烧心”发病率高,认知率低

    胃食管反流四川人叫“打嗝儿”、“冒酸水”,很多人没把它当成一种病。成都胃病医院业务院长温育敏大夫介绍说,胃食管反流其实是胃病的一种表现,具体指由于胃内容物反流而引起的不适症状和并发症。其主要症状是烧心:一种烧灼样不适感,源于胸骨后,并向颈部和咽喉部延伸;反流:部分患者会出现上腹痛、非心源性胸痛、睡眠障碍、反流性哮喘、反流性咳嗽声音嘶哑(反流性喉炎)、吞咽困难等症状。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统计显示:我国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率为5.77%,个别城市的患病率高达16.98%。在我国的近亿患者中有超过7成的人正忍受着疾病的严重侵扰,但其中有过半患者对该病一无所知。温育敏院长介绍说,她所诊治的胃病患者中,有长达20年烧心、反流史才来医院

    就诊的,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人们对该病的认知率相当低。

    除了“烧心、反流”等食管内症状外,胃食管反流病还会“伪装”成慢性咽炎或咳嗽等食管外症状。数据表明,约有27%患者表现为咽部异物感。温院长说,胃病医院收治的这类患者有近2成是由其他科室转诊过来的。除误诊为咽炎外,还有患者因“烧心”到心内科被当作“非典型性心绞痛”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根在胃

    对于胃食管反流的病因,专家介绍说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反流指因吃得过饱、震动、弯腰、倒立等原因,致使胃内容物反流进食管,这种情况只要注意别吃得太饱,避免造成反流的体位动作,就能够克服,无须治疗。病理性反流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障碍,造成食管和胃之间的“阀门”关闭不严所致。温育敏院长认为,食管反流的病根还是在胃,无论是常见的浅表性胃炎还是胃溃疡,胃内壁的炎性、糜烂性分泌物不但会影响胃体功能,同时还会刺激大脑神经,使胃壁收缩痉挛,挤压胃内容物,冲开食管和胃之间的“阀门”,造成反流、打干呕、冒酸水等一系列症状。

    胃食管反流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困扰可

    以概括为12个字:睡不着、吃不香、做不好、玩不爽。调查显示,高达80%的胃食管反流患者有烧

    心引起的睡眠困难;超过2/3患者认为该病实质上影响了他们的饮食习惯,患者为了避免进食会引起烧心的食物,这就限制了他们的食物选择范围;大约有三分之一患者认为胃食管反流病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影响了他们的社交活动和兴趣爱好。除给生活带来困扰外,长期胃食管反流还会引起食管炎、食管狭窄等并发症。所以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别不把胃食管反流不当回事,有胃病的一定要听从医嘱,正规用药,彻底治疗胃病,这样才能彻底根除胃食管反流现象。

    治好胃病,食管不再反流

    胃是五脏的根本,人体赖以生存的营养靠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来供给。胃强则体安,胃虚胃弱身体健康就会受到影响。受情绪变化以及季节气候更替的影响,特别是饥、饱、硬、冷、辛辣等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很容易导致胃虚。据统计,我国16岁以上人群中,大多数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胃虚,这也正是胃病常见多发,胃食管反流多见的原因所在。

    温育敏院长说,在各类型胃病中,慢性浅表性胃炎是引起反流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发病高峰年龄为31-50岁,男多于女。其基本病变是上皮细胞变性,病变部位常以胃窦明显,多为弥漫性,胃镜检查为胃粘膜充血

    水肿及点状出血与糜烂或伴有黄白色粘液性渗出物。目前国内按炎性细胞浸润粘膜层的深浅将本病分为轻、中、重三度。凡浸润粘膜浅层1/3者为轻度;涉及中1/3者为中度;超过粘膜层2/3者为重度。

    大多数浅表性胃炎患者缺乏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常有上腹部胀闷、嗳气、吐酸、食欲减退,或无规律上腹隐痛,食后加重等表现。慢性浅表性胃炎经治疗多能痊愈;若失于治疗,则可进一步发展,固有腺体因炎症破坏而减少,可以转化为萎缩性胃炎。

    此外,临床上还有一种比较隐蔽的胃病容易引起食管反流现象,这就是胃神经官能症。患者长期胃部不适,反酸、嗳气、不想吃

    东西,进食后老觉得胃胀,明显感觉自己消化功能差,大便不成形。特别是早晨起床后老觉得咽喉部有异物感,刷牙一刺激,马上反胃,打干呕,弄得特别难受。温育敏院长说,该病是以胃肠运动和分泌功能紊乱,而无器质性病变为特征的综合征,多与肠神经官能症并见合称“胃肠神经官能症”,发病率高,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居多。

    无论是浅表性胃炎还是胃肠神经官能症,在专业胃病医院治疗起来并不难,在用药的同时,患者应消除紧张、担忧和焦虑情绪,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与压力,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这对治好胃病,消除反流十分重要。





(责任编辑:孔飞)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胃食管反流 病根在...”相似的文章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