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18 17:06:04 来源:东快网
直肠癌是一种善于“伪装”的癌症:便血、大便带黏液、腹泻、排便困难,这些症状不仅容易让人想到痔疮,还容易误诊为肠炎、细菌性痢疾及肛裂等,很多直肠癌病人都是被当成这些疾病治疗了很长一段时间,病情发展到晚期时才获得正确的诊断。
一项统计数字表明,超过一半的青年人直肠癌被误诊。这是因为便血常不会引起患者的重视,会被误作为痔疮治疗很长一段时间,造成病情延误。对青年人出现腹疼、便血症状时,很多医生满足于已发现的良性疾病,而未做进一步检查;医生过分考虑年龄因素,缺乏对青年人直肠癌的认识和应有的警惕等。
数字看点
10 直肠是人体消化道的最末端部分,长约12~15cm,一般外科医生的食指长约10cm,大部分直肠癌都能被检查到。
12.1 据统计,在国外,年龄小于30岁的人在直肠癌患者中的比例只有1.08%,而我国却高达12.1%。
70 中国人所患的直肠癌70%都位于直肠中下段,这为指诊检查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直肠癌当痔疮治了一年
刘先生是一名记者,从一年前开始就偶尔出现便血,尤其是到外地跑新闻的时候,走的路一多就容易出现,有时大便还有些困难。刘先生在单位附近的一家小医院肛肠科一看,果然发现了两个小的内痔。“不要过于劳累,少喝酒,少吃辛辣食物,抹点药,”医生几分钟就把他“打发”出诊室。
用了药,痔疮有所好转,刘先生也就没太在意。但是过了段时间,又开始便血。刘先生拨通了郭文铿主任的电话,听完他描述自己的症状,郭主任严肃地说:“你还是来看看,没时间也要挤出时间来,不一定是痔疮这么简单。”但是工作一忙,刘先生一拖就是一年。
前两天刘先生又电话咨询时,郭主任说了一句“是命重要还是工作重要”?才使刘先生很不情愿地来到了医院。
刘先生侧卧在病床上,郭主任在右手戴上了一副消毒手套,外面抹上一些石蜡油,开始给刘先生做直肠指诊。“摸到一个形态不规则的肿块!”郭主任把手指从刘先生的肛门中取出来时,赫然见到指套上粘着血迹和黏液,还散发出一股特殊的臭味。
“又是一例典型的直肠癌误诊!”郭主任心里咯噔一声,看着这名年仅32岁,正准备在事业上大干一场的年轻人,他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告诉他:患的是晚期直肠癌,不仅要做手术切掉肛门,在腹部做一个人工粪口,代替原来的肛门功能,而且即使经过这些治疗,生存期也很不理想。
“要是提前一年发现,赶紧治疗,肯定不是这个结果,”郭主任说。
直肠癌误诊率居高不下
临床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直肠癌病例,在获得确诊和治疗前,很多都曾经被不同程度地误诊误治过,误诊率在70%~88%之间,直肠癌在最容易误诊的癌症中高居“老大”的地位。而导致直肠癌误诊率高的原因,则归结为一个观念——“十人九痔”。
直肠癌是一种善于“伪装”的癌症:便血、大便带黏液、腹泻、排便困难,这些症状不仅容易让人想到痔疮,还容易误诊为肠炎、细菌性痢疾及肛裂等,很多直肠癌病人都是被当成这些疾病治疗了很长一段时间,病情发展到晚期时才获得正确的诊断。
(责任编辑:孔飞)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