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13 16:03:01 来源:网易
肠套叠是指肠管的一部分套入到邻近肠腔内的一种肠梗阻,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我国婴幼儿肠套叠发病率较高,男孩居多,约占2/3.多发生于1岁以内,尤其是4~10个月的肥胖婴儿,2岁以上发病明显减少。
肠套叠是指肠管的一部分套入到邻近肠腔内的一种肠梗阻,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我国婴幼儿肠套叠发病率较高,男孩居多,约占2/3.多发生于1岁以内,尤其是4~10个月的肥胖婴儿,2岁以上发病明显减少。肠套叠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以春秋季较多,可能是与该季节上呼吸道感染和淋巴腺病毒感染较多有关。肠套叠的产生是肠管运动机能发生紊乱致肠蠕动不规则的结果。有关肠蠕动紊乱因素在婴幼儿生活中并非少见,如饮食习惯的改变,从单纯吃奶到附加半流质食物及断奶等;又如肠炎腹泻或患菌痢时肠蠕动加剧,此外肠道寄生虫(如蛔虫、蛲虫)及其毒素亦可使肠运动发生反常。
肠套叠起病急骤,多以阵发性哭闹为首发症状,患儿发出异样的高调哭叫声,并伴有四肢窜动,这是一种腹痛的表现。经过10~20分钟吵闹后,患儿恢复安静并可入睡,但不久又重复哭闹不安,如此反复发作。一般患儿不久即可发生呕吐。便血为婴幼儿肠套叠的特有症状,家长也大多由于见到血便而带小孩就诊。一般在病后8-12小时患儿即可排出血便,最典型的是果酱样大便,也有少数为淡红色血水,有些病例,尤其是发病6小时内就诊者,病史中可无血便,但医生做直肠指检时可发现血便。体检时可在右上腹扪及腊肠样或香蕉状肿块。以上描述的阵发性哭闹-腹痛、呕吐、便血和腹部肿块,是婴幼儿肠套叠的四个主要症状,尤其是果酱样大便和腹部腊肠样肿块最具特征性。
婴幼儿急性肠套叠属外科急症,若延误诊治,套叠的肠管可能发生坏死而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家长对本病应有所认识,以便及时就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