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11 16:16:08 来源:精神健康网
在中医理论中,小儿夜啼症是因为心神不安引起的,正所谓“夜不安神而惊啼”,而导致心神不安的原因主要有因寒、因热、因惊,且伤在在脾、心,即因寒致脾虚、因热致心火、因惊致神怯等。
在中医理论中,小儿夜啼症是因为心神不安引起的,正所谓“夜不安神而惊啼”,而导致心神不安的原因主要有因寒、因热、因惊,且伤在在脾、心,即因寒致脾虚、因热致心火、因惊致神怯等。在通常的治疗中,医生们会据症选用诸如中成药附子理中丸、导赤丹、琥珀抱龙丸等中药。不过,专家也介绍道,可以通过以下的外治法来消除夜啼症的困扰:
◆ 脐疗法
因惊致神怯类可以琥珀、朱砂研末,在小儿睡前用童便调敷脐部治疗获效;或取黑牵牛子7粒,研末,温开水调为糊状,临睡前敷于脐部,有当晚立时止哭功效(可加朱砂);抑或以朱砂、珍珠粉、牛蒡子研末填脐,可消因心肝两经蕴热或惊恐所致夜啼。
◆ 搽眉法
取灯芯草蘸香油适量烧成灰,每晚睡前将之涂擦于患儿两眉,一般用药3~5次即愈。
◆ 灌肠法
取刘寄奴20g,地龙、甘草各3g,灯芯2g,加水浓煎,取药液行保留灌肠。
◆ 针刺法
以三棱针或毫针点刺中冲穴;或取印堂穴,用毫针刺入施以平补平泻的捻转手法;或选取具有安神镇惊、泄热清心的关冲、少冲、少泽三穴,以三棱针点刺(可快速止哭);或取华佗夹脊穴、神门、三阴交,用梅花针反复叩刺,予中强度刺激,施针1~5次,抑或叩击以上穴位,达调节脏腑虚实,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宁心安神之功效。
◆ 推拿法(捏脊法)
本法具有调整机能状态,激发本身能动作用,达到协调脏腑功能,神气充盛,阴阳平衡的功效。所以,因寒、因热、因惊引起的夜啼症均可选择施术。
专家提醒:夜啼症本身并不是狠严重的病症,只要在平时多多注意预防科调理,一般不会影响到孩童的成长发育。作为家长,在生活中要注意婴幼儿的着衣、饮食冷热(保证适宜温度,防热防冻);而在哺育期的母亲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切忌寒凉、冰镇、生冷以及辛辣、厚味、难消化的食物,防止出现寒乳或者热乳等。同时,安静祥谧的成长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责任编辑:孔飞)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