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消化道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一针止血”

时间 : 2009-11-05 11:34:30 来源:大河网

[摘要]

消化道出血是危及人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在传统治疗手段不能达到效果时,介入治疗能起到“一针止血”的作用。

    近日,25岁的王先生突发腹部疼痛,大便呈暗红色,贫血严重,在襄樊某医院治疗无效后转入市第一人民医院。入院时,王先生已输血近6000毫升,病情仍不见好转,考虑到王先生出血原因可能是先天性血管畸形破裂所致,可出血部位一直没有确定,所以血无从止起。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治疗科医生与消化科医生、重症监护科医生等,一道帮王先生解决了难题。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赵大兵等为王先生做了腹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将一直隐藏的“真凶”找了出来:在进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时,其中一分支出现造影剂外溢表现。诊断明确后,赵大兵立即在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内注入垂体后叶素及明胶海绵颗粒,经导管灌注收缩血管药物,并将血管栓塞后再次进行造影检查,发现造影剂外溢现象消失,止血成功。目前,王先生不再便血,贫血状况也没有了。

    据赵大兵介绍,难治性消化道出血诊断困难,常会因病情危急、出血原因不明、部位难以确定、内科止血效果差、患者无法承受再次手术等情况,成为胃肠道先天性血管畸形及恶性肿瘤致死性并发症之一。

    大多数消化道出血病人经内科药物治疗可控制出血,仅约5%至10%的大出血病人,需外科手术治疗,但一些年龄较大或病情重的病人,常不能承受手术。另外,出血部位不明确或有手术禁忌的病人,也不能采用手术治疗,所以,经导管栓塞术、经导管灌注收缩血管药物治疗术的出现,开辟了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新途径。

    赵大兵指出,当出血速度不低于每分钟0.5毫升时,即可被介入造影发现,但能显示出造影剂外溢出血直接征象机会并不多。做造影会显示原有病变,如:肿瘤、血管畸形、炎症等,可极大提高造影阳性率。

    介入治疗可通过对胃肠道血管进行造影和栓塞,实现诊断、治疗“一举两得”,是治疗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手段。该技术具有判断准确、止血迅速、创伤轻微、适应症广等传统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方法所不具有的特点和优势。

 

 

(责任编辑:孔飞)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下消化道出血介入...”相似的文章

更多>>

消化道出血疾病

近年来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除沿用传统方法--X线钡餐或久灌检查之外内镜检查 已普遍应用在诊断基础上又发展了止血治疗。 (1)X线钡剂检查:仅适用于出血已停止和病情稳定的患者其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病...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