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胰腺损伤

胰腺损伤要做的检查有哪些?

时间 : 2009-10-20 09:59:49 来源:39健康网

[摘要]

红细胞计数减少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下降而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加早期白细胞计数增加是炎症反应所致

  【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红细胞计数减少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下降而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加早期白细胞计数增加是炎症反应所致
  2.血清淀粉酶测定 目前尚无特异的实验室检查能准确诊断胰腺损伤胰腺闭合性损伤血清淀粉酶升高较穿透者多但文献报道血清淀粉酶测定对诊断胰腺损伤的价值仍有争论部分胰腺损伤的病人早期测定血清淀粉酶可不增高目前大多认为血清淀粉酶超过300苏氏单位或在伤后连续动态测定血清淀粉酶若出现逐渐升高趋势应作为诊断胰腺损伤的重要依据
  3.尿淀粉酶测定 胰腺损伤后12~24h尿淀粉酶即逐渐上升虽然晚于血清淀粉酶升高但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尿血清淀粉酶测定有助于胰腺损伤的诊断对疑有胰腺损伤的患者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若尿淀粉酶>500苏氏单位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4.腹腔穿刺液淀粉酶测定 在胰腺损伤早期或轻度损伤的患者腹腔穿刺可为阴性胰腺严重损伤的患者腹腔穿刺液呈血性淀粉酶升高可高于血清淀粉酶值有人认为超过100苏氏单位可作为诊断标准
  5.腹腔灌洗液淀粉酶测定 对疑有胰腺损伤的患者腹部症状及体征不明显全身情况稳定若腹腔穿刺为阴性可行腹腔灌洗后测定灌洗液中淀粉酶的浓度对胰腺损伤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其他检查】
  1.X线平片 可见上腹部大片软组织致密影左侧腰大肌及肾影消失腹脂线前凸或消失为胰腺肿胀和周围出血所致;若合并胃十二指肠破裂可见脊肋角气泡或膈下游离气体
  2.B超检查 可判断腹腔内实质性器官(肝肾胰腺等)的损伤和部位程度范围以及创伤后腹腔内局限性感染脓肿能发现胰腺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大回声增强或减弱血肿及假性囊肿形成并可定位行诊断性穿刺断裂伤可见裂伤处线状或带状低回声区但该检查易受肠道积气的影响
  3.CT检查 CT对胰腺损伤的早期诊断有很高的价值因其不受肠胀气的影响CT表现为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大胰腺边缘不清或包裹不全的非均匀性液体积聚CT值在20~50Hu胰腺水肿或胰周积液左肾前筋膜增厚在增强CT片上可见断裂处呈低密度的线状或带状缺损合并十二指肠损伤者还可见肠外气体或造影剂
  4.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该检查有时对急性腹部损伤导致的胰腺损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发现造影剂外溢或胰管中断是诊断有无主胰管损伤的可靠办法但该检查能出现4%~7%的并发症病死率为1%而且上消化道改建手术食管胃十二指肠严重狭窄及病情危重者不能耐受此项检查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度过急性期后行该检查能够明确胰管的病理情况对手术方案的确定有重要的价值
  5.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 MRCP是一种最新的无创的观察胰胆系统解剖和病理形态的技术它可以显示胰胆管形态和组织结构的自然状态无注射造影剂压力的影响能够与ERCP互补是胆胰系统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之一
  6.诊断性腹腔镜探查 腹腔镜探查的优点是可直接观察损伤脏器并判断有无活动性出血不但可提供准确诊断有利于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同时避免了不必要的剖腹探查术减少了手术所致的并发症和病死率可使54%~57%的患者避免手术探查;但它仍属侵入性诊治手段对腹膜后脏器的诊断不及CT检查肠道的损伤有可能漏诊已有大量内出血及明显腹膜炎时还会耽误手术时机因此合理选择病例非常重要有报道认为电视腹腔镜探查术适用于高度怀疑而无法排除腹腔内脏器损伤或已经证实有腹腔内脏器损伤但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的腹部创伤者;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致临床表现和体征模糊需排除严重腹内脏器损伤;不能解释的低血压等腹腔内大出血致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既往有腹部手术史妊娠有腹疝的腹部创伤属禁忌证在普外科诊断性电视腹腔镜探查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3%主要的并发症有空腔脏器穿孔皮下气肿大网膜气肿切口感染等
(实习编辑:HF)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胰腺损伤要做的检...”相似的文章

更多>>

胰腺损伤疾病

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红细胞计数减少,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下降,而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加,早期白细胞计数增加是炎症反应所致。 2.血清淀粉酶测定:目前尚无特异的实验室检查能准确诊断胰腺损伤,胰腺闭合性损...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