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0-14 09:57:27 来源:网易博客
国家发布猪流感(甲型流感)中药方 市民可食用预防记者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了解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最新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给出市民预防流感的中药药方。
国家发布猪流感(甲型流感)中药方 市民可食用预防记者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了解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最新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给出市民预防流感的中药药方。
下一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进一步密切关注疫情情况,一旦我国发生甲型H1N1流感病例,立即组织中医专家开展相关调研和救治工作,早参与、早介入,详细了解临床表现,研究分析症候特点,完善中医诊疗方案。
饮食预防
饮食宜清淡,少食膏粱厚味之品(易化生积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简单、美味的小药膳,对预防流感也有帮助。
■二白汤: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姜枣薄荷饮:薄荷3g、生姜3g、大枣3个。生姜切丝,大枣切开去核,与薄荷共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200至300ml,加盖浸泡5至10分钟趁热饮用。
■桑叶菊花水:桑叶3g、菊花3g、芦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薄荷梨粥:薄荷3g、带皮鸭梨1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鲜鱼腥草30至60g,蒜汁加醋凉拌。
■鲜败酱草30至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鲜马齿苋30至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赤小豆、绿豆适量熬汤服用。
■绿豆60g、生甘草6g(布包)、生薏米20g熬汤后去甘草包,服用。
■若口鼻干燥较重,可以棉签蘸香油外涂,具有润燥的功用。
药物预防 ■成人
1.太子参10g、苏叶6g、黄芩10g、牛蒡子10g 适用人群:素体虚弱,易于外感的人群。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至5服为宜。
2.大青叶5g、紫草5g、生甘草5g 功能:解毒清热
适用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至5服为宜。
3.桑叶10g、白茅根15g、金银花12g 功能:清热宣肺
适应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至5服为宜。
4.苏叶10g、佩兰10g、陈皮10g 功能:健脾化湿
适应人群:面晦无光,常有腹胀,大便偏溏。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至5服为宜。
建议不同人群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在流行期间可连服用3至5剂。
■儿童
藿香6g、苏叶6g、银花10g、生山楂10g 功能:清热消滞
适应人群:儿童易夹食夹滞者。此类儿童容易“上火”,口气酸腐,大便臭秽或干燥。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至5服为宜。
■服用中药预防感冒需要注意事项:
1.老人应在医师的指导下适当调整用量服用;
2.慢性疾病患者及孕妇慎用;
3.预防感冒的中药不宜长期服用,一般服用3至5天;
4.服用期间或服用后感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
5.对上述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慎用;
6.不要轻信所谓的秘方、偏方和验方。
■其他 根据中医和民间传统,多用具有芳香化浊类中药,制成香囊或香薰,具有除瘴避秽的作用,如苍术、艾叶、藿香、当归、白芷、山柰等。
预防猪流感的12味中药组方
方剂:桑叶12克、菊花12克、北杏仁10克、枇杷叶12克、葛根15克、生薏仁15克、 芦根15克、桔梗12克、连翘12克、大青叶15克、银花12克、甘草6克,共12味中药。
用法:上述中药材洗干净,用水浸过药面,武火煮沸15分钟就可以服用。此为成人量,小孩可酌减,一般连续服用3—5天。
中药预防4个处方可根据不同体质人群使用:
处方1 党参9g、柴胡6g、黄芩10g、苏叶6g、灸甘草6g
功能:益气发表
适应人群:容易气短、疲乏,有时汗出,不耐寒热,对外界环境敏感易感冒者
。此类人群在寒冷多风时,更易感觉不适。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1次,3~5服为宜,药后服热米粥1小碗,
微微出汗为宜,此时须避风,待汗收后方可外出。
备选中成药:柴银口服液、玉屏风口服液等。
处方2 北沙参10g、桑叶10g、菊花10g、金银花12g、连翘12g
功能:养阴生津、清热解毒。
适应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此类人
群在气候干燥时,更易感觉不适。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1次,3~5服为宜。
备选中成药: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等。
处方3 藿香10g、佩兰10g、苍术10g、紫草6g、生甘草6g
功能:调理胃肠,解毒化湿
适应人群:面色偏暗或欠光泽,口中腻或甜,肢体不爽或有沉重感,喜食肥甘
厚腻,便溏或易腹泻。该类人群在气候潮湿时,更易感觉不适。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1次,3~5服为宜。
备选中成药:藿香正气软胶囊等。
处方4 黄芪10g、紫菀10g、白前10g、陈皮10g、杏仁10g
功能:益气宣肺,止咳化痰
适应人群:平素容易感冒、咳嗽、咯痰,既往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的人群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1次,3~5服为宜。
备远中成药:玉屏风散口服液、固本咳喘丸等。
提示 使用预防中药应由执业医师开具处方,不要自行判断、选择。老人、儿童应在医师的指导下减量服用;慢性病患者及妇女经期、产后慎用;孕妇禁用。中药预防处方不宜长期服用,一般服用3~5天。服用中药预防处方后感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向医师咨询;对中药预防处方的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