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09-04 16:09:39 来源:新浪博客
目前认为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因有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免疫反应等。
目前认为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因有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免疫反应等。
(1)咽鼓管功能不良:一般认为,咽鼓管功能障碍是本病的基本病因。
机械性阻塞:如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肿瘤或林把组织增生,以及长期的鼻咽腔填塞等;头部放射治疗后鼻咽部及咽鼓管黏膜肿胀,局部静脉和淋巴回流障碍,均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
功能障碍:司咽鼓管开闭的肌肉收缩无力,咽鼓管软骨弹性较差,当鼓室处于负压状态时,咽鼓管软骨段的管壁容易发生塌陷。
(2)感染:中耳积液中细菌培养阳性者约为1/2~1/3,其中主要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细菌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以及临床征象表明,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是中耳的一种轻型的或低毒性的细菌感染。细菌产物——内毒素在发病机制中,特别是病变迁延为慢性的过程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同时,也有报道发现有病毒或衣原体感染的证据。
(3)免疫反应:中耳为一独立的免疫防御系统,随着小儿年龄的增长发育方逐渐成熟。由于中耳积液中细菌培养阳性率较高,延性介质——前列腺素等的存在,及积液中细菌的特异性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以及补体系统、溶酶体酶的出现等,皆提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是一种由抗感染免疫介导的病理过程。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对中耳黏膜的损害(III型变态反应)可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病原因之一。I型变态反应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尚不明确。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