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08-28 15:38:05 来源:百度空间
儿童抽动障碍的病因仍不清楚,可能与精神因素、躯体因素、遗传因素、神经递质代谢障碍和发育问题有关。目前一般认为抽动症的发生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基础,其表现形式明显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症状的波动则和精神紧张因素、疲劳、感染等有关。
抽动障碍是指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无目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群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并可伴发其他行为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自伤和强迫障碍等。
抽动障碍的发病率取决于表现型的定义。美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暂时性抽动障碍儿童发病率为3-15%,慢性运动性抽动发病率大约2-5%,男孩多发,男女发病比例大约5:1(不同研究中报道2:1至10:1不等)。国内尚缺乏资料。
一、病因
儿童抽动障碍的病因仍不清楚,可能与精神因素、躯体因素、遗传因素、神经递质代谢障碍和发育问题有关。目前一般认为抽动症的发生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基础,其表现形式明显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症状的波动则和精神紧张因素、疲劳、感染等有关。极少数患儿经过一段时间的部分缓解后发展为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症或Tourette综合征。
二、临床表现
按临床特征和病程不同,将抽动障碍分为以下几类:
1.短暂性抽动障碍
又称抽动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简单性运动抽动,如眨眼、皱额、咬唇、露齿、缩鼻、摇头、点头、耸肩等不自主抽动;少数病例为简单性发声抽动,表现反复咳声、哼气或清噪声等。
2.发声或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
即:Tourette综合征或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TS)。这是一类症状复杂多样、严重的类型。临床特征为多部位、形式多种多样的运动抽动,常从眼、面开始,尔后逐步发展到肢体,以至全身多部位肌肉抽动,可表现为简单性运动抽动如眨眼、挤眉、眼球转动、做怪相、伸舌、转头、耸肩、挺腹、吸气等。或表现为复杂性运动抽动,如呈冲动性触摸别人或周围的物品,刺激动作、跺脚、走路回旋、下蹲、跪地或反复出现一系列连续无意义的动作。大多数病例同时出现或先后出现发声抽动,表现为简单性发声如清嗓、咳嗽、鼻吸气声、哼声或吠叫等等;复发性发声如重复言语或字句、无聊的语调、重复刻板的秽语等。
3.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
多见于成年人,它具有抽动障碍的特征,但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并不同时存在,而且症状相对不变,可持续数年、甚至终生。
4.其他未定型的抽动障碍。
三、治疗
(一)心理治疗与提供宽松的生活学习环境
千万不可因此责备或惩罚他们,不要取笑或歧视患儿,帮助患儿消除紧张及自卑心理,尽可能保持或恢复他们正常的生活与学习规律。
(二)药物治疗
1.消除诱因:扁桃体炎,变态性结膜炎、鼻炎,上感等有时为儿童抽动症的诱因。因此,首先应对这些疾病进行治疗。
2.药物的选择:治疗抽动症状的常用药物包括神经阻滞剂氟哌啶醇(Haloperidol)、泰必利(Tiapride)和哌迷清(Pimozide)等及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拟似剂可乐定(Clonidine)。药物治疗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剂量个体化,小剂量起始,然后缓慢逐渐地增加,并时刻注意可能发生的药物副反应。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和使用药物。
四、就诊的专业门诊
神经科、心理科、精神科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