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08-19 16:38:06 来源:39健康网
颈肩痛已成为都市年轻白领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指颈部疾病引起的头痛、颈痛、肩痛、上背部痛、上肢放射性痛及脊髓受压后产生的四肢症状,如何防治。
杨海音:各位观众朋友,下午好。很高兴大家今天下午收看我们的视频直播。我是主持人杨海音。
您现在收看的是由新民晚报社区版和文新传媒网联合主办的“文新学堂”视频访谈。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嘉宾,他是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骨科主任医师、教授范存义。范院长,你好!(范院长: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堪称上海医学界的一个品牌。今天范院长做客“文新学堂”,就“绝地反击颈肩痛”这个话题开始“文新学堂”的访谈,我们感到十分荣幸。网友可以登录www.news365.com.cn或者www.kstv.tv “文新学堂”直播系统,进入“KSTV互动区”,发送提问内容,与范院长进行在线交流。我们节目将在后半程请范院长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
杨海音:范院长,颈肩痛已成为都市年轻白领的常见病、多发病。你用了“绝地反击”四个字,形象地表达了颈肩部的重要性。请问范院长,什么是颈肩痛?
范存义:颈肩痛是指颈部疾病引起的头痛、颈痛、肩痛、上背部痛、上肢放射性痛及脊髓受压后产生的四肢症状。多见于40岁以上者,发病缓慢,开始时颈部疼痛轻微,以后逐渐加重,可向一侧或两侧肩膀、臂和手部放射,呈刺痛和麻痛,一般以肩痛为主。咳嗽、喷嚏等可加重疼痛。可有长期反复发作。
杨海音:颈肩痛包含哪些疾病?
范存义:颈肩痛主要是指颈椎疾病,颈部疾患:以退行性病变引起的为多见,其次为急性颈部软组织损伤、慢性软组织劳损、颈椎本身病变(如结核、炎症和肿瘤等)。颈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中老年人,初起颈部有烧灼样疼痛,影响睡眠,疼痛可向头、枕、耳后、前额、颈,肩膀,背及上臂放射,并可沿前臂向手及指放射,有麻木,发凉和沉重感。喷嚏、咳嗽等可加重颈、肩、臂痛。手部握力减弱,严重者可有程度不等的截瘫或四肢瘫。
颈椎综合征多见于中年以上者,早期可有颈、肩、背麻木,胀痛及沉重感,休息后可减轻,劳累时又加重。逐渐麻木痛可放射至肩、臂和手指,也可放射至枕部、头顶、前额,波及腰背及胸部,并可出现头晕、头痛、头重有紧束感,部分患者可有胸闷,心悸,失眠等。多数颈部活动无明显限制,但劳损的相应部位有压痛点。
颈肩肌劳损初起可有颈痛和颈项强直,患者常用手托颌,以作支撑。颈椎棘突可有后突畸形,颈部与锁骨上窝可有冷脓肿及肿大淋巴结。
落枕以颈痛与颈项僵硬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可有颈脊髓压迫征。
此外如颈椎肿瘤,蜘网膜下出血、脑脊膜炎、破伤风等,在早期也可有颈痛和颈项僵硬等表现,应注意观察,争取短期内明确诊断。
胸出口综合征,颈肩交界处有第一肋骨、锁骨和第一胸椎围成的间隙称为胸廓出口,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静脉及前斜角肌等由此处通过。当胸廓出口出现解剖异常或肩下垂等因素,可能挤压神经血管束,称为胸出口综合征。
有时,肩部疾病引起的有肩周炎、肩袖断裂等也包含在其内。肩关节周围的骨折、肩关节脱位、结核及肿瘤引起的较少见。
杨海音:颈肩痛要做什么检查?
范存义:经常有患者自作主张,先做一颈椎CT再来门诊,结果CT不能提供有效的信息。一般颈肩痛的患者多需要拍X线片,来明确颈椎的生理曲度及间隙、骨质等的变化。对于需要明确颈椎病脊髓的受压情况或是其他肿瘤、结核等病患则要做一次颈椎MR,而少数需明确骨质变化、后纵韧带骨化情况患者才需要做CT。
杨海音:说了颈肩痛的分类和检查,我们想请范院长定义一下什么是颈椎病?
范存义: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间盘或者颈椎间关节的退变,而导致邻近的脊髓、神经、血管受到刺激或压迫,并出现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
杨海音:人为什么会得颈椎病?
范存义: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器官会逐渐退变老化,这是自然的生理性老化现象,就如同人老了脸上会逐渐长皱纹,头发也会慢慢变白一样,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颈椎的退变老化表现为颈椎椎间盘的逐渐脱水以及向各个方向突出,椎体间不稳定,颈椎骨刺形成,颈椎韧带肥厚以至骨化或者钙化等。
每一位中老年人的颈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退变或者老化,但是仅有少数人会因此而刺激或压迫临近的脊髓、神经或者血管,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这样就得了颈椎病。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交感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以及混合型等,根据其分型的不同,病人可以有颈肩背痛,肢体的麻木、疼痛、无力、活动不灵活、头晕头痛等表现。调查表明,在人群中颈椎病的患病率约为3.8~17.6%,在各种疾病中,这已经是相当高的患病率了。
杨海音:范院长,现在颈肩痛会越来越多地困扰着都市年轻白领。请问什么人容易患颈椎病?
范存义:由于颈椎病的发病基础是颈椎的退变,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长期伏案工作、头颈部活动频繁以及从事颈部易受伤职业的人员,其颈椎劳损增加,因此退变老化的速度会比一般人更快一些,从而成为颈椎病的高发人群。
杨海音:得了颈椎病应该如何选择治疗方法?
范存义:不同类型的颈椎病,其治疗原则是不一样的。在颈椎病病人中,神经根型约占60%,交感型约占10%左右,这两型颈椎病中,绝大多数采用非手术疗法可获满意效果并可望治愈,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少数长期接受严格的非手术疗法不能有效地缓解症状者,或症状反复发作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少数病情严重者也可考虑早期手术治疗。脊髓型在颈椎病中占10%左右,对人的运动功能危害最大,绝大多数非手术疗法无效,一经诊断应当尽早接受手术治疗。
由于颈椎的退变老化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因此颈椎病非手术治疗的目的并非是要消除所有增生的骨刺等退变老化表现,而只是针对其相应的临床症状,只是在非手术治疗不能有效缓解症状的情况下,才考虑通过手术的方法去除那些引起病人症状的颈椎的退变老化因素。
杨海音:如何预颈肩痛防?
范存义:一是注意防寒保暖。由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寒冷湿气不断侵袭机体,可使肌肉组织和小血管收缩,肌肉较长时间的收缩,可产生较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及致痛物质聚集,使肌肉组织受刺激而发生痉挛,久则引起肌细胞的纤维样变性,肌肉收缩功能障碍而引发各种症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避免肩部受凉,对于预防肩周炎十分重要。
二是加强功能锻炼。对肩周炎来说,特别要注重关节的运动,可经常打太极拳、太极剑、门球,或在家里进行双臂悬吊,使用拉力器、哑铃以及双手摆动等运动,但要注意运动量,以免造成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损伤。
三是纠正不良姿势。纠正不良姿势。对于经常伏案、双肩经常处于外展工作的人,应注意调整姿势,避免长期的不良姿势造成慢性劳损和积累性损伤。
四是注意相关疾病。注意容易引起继发性肩周炎的相关疾病,如糖尿病、颈椎病、肩部和上肢损伤、胸部外科手术以及神经系统疾病,患有上述疾病的人要密切观察是否产生肩部疼痛症状,肩关节活动范围是否减小,并应开展肩关节的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以保持肩关节的活动度。
五是积极预防健侧肩。对已发生肩周炎的患者,除积极治疗患侧外,还应对健侧进行预防。有研究表明,有40%的肩周炎患者患病5~7年后,对侧也会发生肩周炎;约12%的患者,会发生双侧肩周炎。所以,对健侧也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杨海音:枕头的选择对防治颈椎病是否也很关键?
范存义:不管是预防颈椎病还是治疗颈椎病,都主张枕头不要过高,使颈部不要向前屈。枕高枕头的时候,颈部必然是向前屈的,对于颈椎的恢复是不好的,对于治疗颈椎病是不好的。不枕枕头的时候,颈部不仅没有向前屈,甚至有轻度向后仰,问题是很多人在那个时候感觉不舒服,影响睡眠影响休息,对于颈椎病不管是治疗还是预防,不枕枕头倒是没有必要,关键是枕头的高度要保证颈椎的曲度,不要过分前屈。
杨海音:腕管综合症有何临床表现?与颈肩痛的鉴别?
范存义:腕管综合症是指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迫 ,而导致手指麻木、疼痛和雷诺现象。(杨海音插:什么是雷诺现象?)腕管综合症好发于30-50岁年龄,女性为男性的5倍。双侧发病者约占1/3-1/2,双侧发病者女:男为9:1.由于正中神经受压,拇指、食指、中指产生疼痛和感觉麻木。初期常表现为指端的感觉功能障碍,常常因入睡后数小时出现麻木或烧灼痛而致醒,活动后缓解。少数患者由于病程较长而出现神经营养障碍,发生大鱼际肌萎缩,间歇性皮肤发白,发绀,严重者可出现拇指、食指发绀、指尖坏死或萎缩性溃疡。检查时可叩击腕部掌侧正中,造成正中神经支配区的麻木、疼痛,此即Tinel征阳性。
本病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鉴别要点如下:本病与掌腕过度背屈有关 ,如洗衣、揉面 ,突出症状是麻木 ,一般限于桡侧3个手指 ,几乎所有病人在夜间发作或加剧 ,影响睡眠 ,腕管韧带加压实验( 手指压迫或叩诊锤叩打腕横韧带近侧缘 )阳性 ,腕关节背屈试验阳性 ,但颈神经根牵拉试验、压顶试验阴性 ,颈椎X线片无异常。神经根型颈椎病往往出现手指或上臂持续麻木 ,颈神经根牵拉试验、压顶试验阳性 ,颈椎X线片可见椎节不稳、颈椎生理曲线变异、椎间孔狭窄、钩椎关节增生等改变。
杨海音:由新民晚报社区版和文新传媒网联合主办的“文新学堂”视频访谈正在直播。今天到场的嘉宾是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骨科主任医师、教授范存义。下面网友与嘉宾在线交流这个环节,我们请范院长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
网友互动
杨海音:什么是胸廓出口综合症?颈椎病与胸廓出口综合症鉴别诊断?
胸廓出口综合征是锁骨下动、静脉和臂丛神经在胸廓上口受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压迫神经和/或因管的原因有异常骨质,如颈肋、第7颈椎横突过长,第1肋骨或锁骨两叉畸形,外生骨疣,外伤引致的锁骨或第1肋骨骨折,肱骨头脱位等情况。此外有斜角肌痉挛、纤维化;肩带下垂和上肢过度外展均可引起胸廓出口变狭窄,产生锁骨下血管及臂丛神经受压迫症状。此外上肢正常动作如上臂外展,肩部向后下垂,颈部伸展,面部转向对侧,以及深吸气等也可使肋锁间隙缩小,神经和血管受压迫的程度加重。
症状分为神经受压和血管受压两类,神经受压的症状较为多见,也有神经和血管同时受压。
(一)神经受压症状有疼痛,感觉异常与麻木,常位于手指和手的尺神经分布区。也可在上肢、肩胛带和同侧肩背部疼痛并向上肢放射。晚期有感觉消失,运动无力,鱼际肌和骨间肌萎缩,4~5指伸肌麻痹形成爪形手。
(二)动脉受压有手臂或手的缺血性疼痛、麻木、疲劳、感觉异常、发凉和无力。受压动脉远端扩张形成血栓使远端缺血。静脉受压有疼痛、肿胀、痠痛、远端肿胀和紫
颈椎病的主要症状是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颈肩酸痛可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有的伴有头晕,房屋旋转,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卧床不起,少数可有眩晕,猝倒。有的一侧面部发热,有时出汗异常。肩背部沉重感,上肢无力,手指发麻,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握物无力,有时不自觉的握物落地。另一些病人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二脚麻木,行走时如踏棉花的感觉。当颈椎病累及交感神经时可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二眼发胀、发干、二眼张不开、耳鸣、耳堵、平衡失调、心动过速、心慌,胸部紧朿感,有的甚至出现胃肠胀气等症状。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有:1. 疼痛:患者不同程度的存在颈、肩、背、上肢及手部的疼痛。疼痛以钝痛、酸胀痛、反射痛为主,少数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烧灼痛。疼痛程度时轻时重,常与颈部的运动程度、频度及强度有关,也与环境的温度、湿度有关。
杨海音:什么是肱骨外上髁炎?与颈椎病如何鉴别?
范存义: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疾病。网球肘多见于35—50岁男性。网球肘疾病的本质是肱骨外上髁部伸肌总腱的慢性损伤性肌筋膜炎。腕部持重或活动过度与发病有直接关系。中老年人受凉也会诱发肱骨外上髁炎,不一定有明显损伤史。
主要症状是肘关节外侧疼痛。起病缓慢,无急性损伤史。但劳累可诱发疼痛。如一次大量洗衣、拎重物等是中老年肱骨外上髁炎的常见诱因。疼痛为持续性,呈顿痛、酸痛或疲劳痛。疼痛可放射到前臂外侧。严重时握力下降,拧毛巾时疼痛尤甚,是该病的特点之一。检查时局部无红肿,关节功能不受限。肱骨外上髁有局限性压痛。仔细检查可发现敏感的压痛点。
伸肌腱牵拉试验:肘伸直,握拳、屈腕。然后将前臂旋前,能诱发肘外侧剧痛者为阳性。肱骨外伤髁炎由于有肌筋膜炎,做该试验时疼痛明显。
X线片检查能排除感染、损伤、结核及肿瘤等疾病。
诊断要注意与颈椎病相鉴别。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表现面上肢外侧疼痛,为放射性痛,手及前臂有感觉障碍区。无局限性压痛。有时,肱骨外上髁炎可被误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必然延误治疗。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