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08-19 15:59:49 来源:39健康网
低颅压综合征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侧卧位腰部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压力在. kPa(mmHO)以下以体位性头痛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一、临床资料
本组男42例,女16例,年龄在13~71岁,平均39.6岁,其中单纯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11例,颅底骨折脑脊液漏合并脑挫裂伤24例,脑挫裂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颅内血肿8例,重度开放运鹕?例,脑震荡2例58例中多发性损伤致低血压休克16例诊断均依靠临床表现和腰椎穿刺测压。
二、讨论
1.临床表现:低颅压综合征为颅内压过低引起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厌食、脉搏细数、血压偏低,严重时表现为表情淡漠,嗜睡这些症状多与体位改变有明显关系,头高或直立位时症状加重,头低或平卧位症状减轻或消失其症状酷似颅内高压。
2.发病原因:其常见原因有(1)脉络丛分泌机制抑制:本组有16例低颅压综合征发生于多发性损伤导致休克抢救治疗之后外伤性休克发生之后,使脑血管床明显减少,造成脉络丛分泌脑脊液的功能发生障碍(2)脑脊液经耳、鼻丧失过多:此种情况多见于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患者本组单纯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11例,颅底骨折脑挫裂伤合并脑脊液漏24例脑脊液漏多在伤后3~5闭合其中2例脑脊液漏分别持续4周和6周(3)过量应用脱水剂:本组58例患者均应用脱水剂和利尿剂20%甘露醇总用量最少500g速尿总用量最少400mg(4)液体量摄入足:外伤性颅内高压脱水疗法再加上病人昏迷而禁食,气管切开,高热,频繁呕吐,使病人液体丧失过多而摄入足,易导致低颅压的发生(5)腰穿:本组病例中,在没有确诊低颅压综合症以前有49例行腰椎穿刺,28例行腰穿2次以上,其中9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作为治疗手段,行腰穿放出血性脑脊液3~5次等以上原因也可能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3.诊断:对于此病的诊断甚为简单,最重要的是在外伤性高颅压治疗过程中,时刻警惕本病的发生,旦高颅压症状有所好转继而又加重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应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症状与体位的关系,然后再次行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低于70mmH2O,即可作出本病的诊断。
4.预防和治疗:(1)严格掌握脱水剂、利尿剂的应用指征,最好应用颅内压监护仪指导应用的时间和剂量,旦有所好转应及时减用和停用(2)严格掌握腰穿指征(3)对于多发性损伤休克的患者应及时纠正低血压休克,及时恢复灌注压和脑血流量(4)长期脑脊液漏应及时行脑脊液漏修补术本病旦确诊,应使病人去枕平卧,对于较重的病人床尾抬高10°~30°,适当增加液体入量,必要时行鞘内注射生理盐水和过滤空气,促进脑脊液的分泌,提高颅内压本病的预后较好,确诊后及时治疗均能痊愈。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