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耳溢液

耳溢液应该怎么处理?

时间 : 2009-08-18 17:01:28 来源:39健康网

[摘要]

耳朵流水系指耳道有液体积聚或流出,故称为耳溢液或耳漏。按流出液体的性状可有:

  (1)油脂状的。油脂性盯,俗称油耳朵。

  (2)水样的。耳道湿疹溢液呈现黄色,大疱性鼓膜炎破裂呈血性水,单纯性中耳炎多为腥味的粘脓,胆脂瘤性中耳炎为臭脓。

  (3)脓血性的。有中耳癌肿的臭脓血,肉牙性中耳炎的血脓,外伤引鲜血流出。

  耳流水仅是多种耳病的不同表现,必须根据病有无耳痛,痒,听力障碍,病程长短,溢液的性质,有无面瘫,结合专科检查所见,X线,CT扫描确定病变部位(外耳,中耳或内耳)和性质,予以对因治疗:

  (1)炎症以抗炎为主,如3%双氧水洗耳,2.5%氯素滴耳液或0.3%氧氟沙星滴耳液作耳溶治疗,急性者尚需全身应用抗菌素,

  (2)外伤引起的,外耳裂伤应予缝合,伴有颞骨骨折颅脑操损伤作者宜请神经外科协同处理,脑脊液漏者不作耳道填塞,

  (3)肉牙型,胆脂瘤型中耳炎,中耳癌以手术治疗为主,

  (4)湿疹感染除用抗菌药物外,同时应用抗过敏药物治疗,如口服抗组织胺药物,

  (5)呈团块盯阻塞耳道者,可剔除或先用3%小苏打溶液滴耳软化,3天后作耳道冲洗排出。

  耳朵流水在临床上称为“耳漏”或“耳溢液”,是指外耳道积聚或流出炎性或非炎性液体,是耳部疾病的常见症状。外耳道、中耳或其周围组织急慢性炎症、创伤、肿瘤等都有可以引起耳漏、但以炎症所致者最为常见,耳漏的质、量、色、味亦因疾病不同而各异。中耳急性的炎症的耳漏常呈搏动性,慢性中耳炎而鼓膜有大穿孔者耳漏一般无搏动性。淡黄色油状者多为耵聍腺分泌物。浆液样分泌物见于外耳道湿疹、渗出性中耳炎初期。耳及颅脑外伤后出现有清水样溢液者,多为耳脑脊液耳漏。粘液性者多见于无混合感染的慢性单纯性中耳炎,脓性者常见于弥漫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疗、其特点为脓量较少。化脓性中耳炎脓量较多,葡萄球菌感染的分泌物呈黄色,绿脓杆菌感染的分泌物呈绿色。血性者见于耳部处伤、外耳道肿瘤、中耳、急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初期、蓝鼓膜症及颈静脉体瘤糜烂溃破。浆液性或粘液性耳漏一般无臭味,慢性单纯性中耳炎的分泌物可有轻微臭味,若经局部清洁治疗后仍有恶臭存在,则提示可能有胆脂瘤性中耳炎。

关键词: 耳溢液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耳溢液应该怎么处...”相似的文章

更多>>

耳溢液症状

耳鼻咽喉CT检查 -- 耳鼻咽喉的CT检查是通过CT对耳鼻咽喉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 电测听 -- 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记录因声音刺激而在听觉系统诱发的电位变化的方法。 脑诱发电位-- 通过脑诱发电位对脑功能进行检查...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