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回事

时间 : 2009-08-11 09:42:31 来源:网易健康

[摘要]

  随着母乳喂养越来越普及,发生黄疸的新生儿也较过去明显增多了。小儿除了皮肤出现轻重程度不一的黄疸外,其它方面,如精神、吃奶、睡眠、大小便等等都很正常,孩子体重增长也满意。

  随着母乳喂养越来越普及,发生黄疸的新生儿也较过去明显增多了。小儿除了皮肤出现轻重程度不一的黄疸外,其它方面,如精神、吃奶、睡眠、大小便等等都很正常,孩子体重增长也满意。去医院看病,医生常常考虑是母乳性黄疸,难道是母亲的奶不好才引起孩子黄疸吗?那么要不要停喂母乳呢?

  母乳性黄疸是一种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原因到现在还不十分明确。有人推测母亲奶中含有一种激素,这种激素可以与间接胆红素竞争与肝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结合;还有人认为母乳中的脂肪酸可以抑制肝内此酶的活性,这两种情况都可使间接胆红素不能转化成直接胆红素,因而引起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目前多数人以为母乳性黄疸主要是因小肠对胆红素的吸收增加,致使胆红素的正常肠肝循环增加所引起。总之,有各种病因学说,但都不能肯定。

  怎样才能确定为母乳性黄疸呢?

  由于目前还无特殊的化验检查来确诊,因此只能排除所有能引起新生儿高胆的疾病后才考虑这种病,所以医生不诊断是很谨慎的。此外,还可以进行试性诊断,即停喂母乳3~5天后,黄疸明显减轻或消退;胆红素下降到原来水平的一半以上;重新喂母乳后,孩子可能又出现黄疸或稍有加重,这时即可考虑为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孩子除了黄疸外,无任何其它不适,也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同时也未发现母乳性黄疸引起核黄疸的病例,所以一般不需要停喂母乳,但为明确诊断应到医院请医生分析判断。应注意的是胆红素水平特别高时最好停喂母乳3~5天。这样可使血中胆红素降低一半以上,当再次复喂母乳时,血中胆红素可轻度“反跳”,但不会超过原来水平,随后即会日渐消退,这也有利于明确母乳性黄疸的诊断。停母乳的时候可以给婴儿喂配方奶,同时妈妈应按时把奶挤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待婴儿黄疸消退后仍可继续哺喂。黄疸轻的,给孩子喝一点葡萄糖水,可对黄疸的消退有所帮助。

关键词: 母乳性黄疸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母乳性黄疸是怎么...”相似的文章

更多>>

母乳性黄疸疾病

1.三大常规,三大常规检查正常,无贫血,白细胞计数不高。 2.血生化检查,血清胆红素大多数<257µmol/L(15mg/dl),也可>342µmol/L(20mg/dl),间接胆红素 增高为主,肝功检查正常,HBsAg阴性。...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