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08-10 13:41:57 来源:健康周报
下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与空肠移行部屈氏韧带以下的小肠和结肠疾患引起的肠道出血。分为慢性隐性出血、慢性少量显性出血和急性大出血三种类型,常常是各种下消化道疾病的最常见症状,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在下消化道的表现之一。
下消化道出血大多数是消化道疾病本身所致,少数病例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出血现象,故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仍是必要的诊断步骤。
一般来说,出血部位越高,则便血的颜色越暗;出血部位越低,则便血的颜色越鲜红,或表现为鲜血。这当然还取决于出血的速度和数量,如出血速度快和出血数量大,血液在消化道内停留的时间短,即使出血部位较高,便血也可能呈鲜红色。
表现: 下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与空肠移行部屈氏韧带以下的小肠和结肠疾患引起的肠道出血。分为慢性隐性出血、慢性少量显性出血和急性大出血三种类型,常常是各种下消化道疾病的最常见症状,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在下消化道的表现之一。
1.便血:慢性少量显性出血可见鲜红色、果酱样或咖啡色样便;少数速度慢,在肠腔停滞时间过久会呈现黑色。急性大量出血呈大量鲜红色血便。
2.循环衰竭表现:心悸、头晕、出汗、虚脱、休克。 考试大网站整理
3.原发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原发病的种类繁多,较为常见的是各种特异性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下消化道憩室、息肉、肿瘤、痔肛裂等,出血性疾病、结核病、系统红斑狼疮等各有特殊的临床表现和体征。
预防常识:
以下消化道出血为症状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大量出血常常会危及生命安全。发病病因多种,按出血量多少、速度快慢、在肠腔停滞时间的长短,临床表现不同。常见的原因为息肉、炎性肠病、肿瘤(良性或恶性)、结肠憩室、血管畸形、内痔和肛周疾病。各种病因的预后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故不要满足于临床上便血症状的消失或缓解。更重要的是尽快找出出血的部位及病因。寻找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部位有时是困难的,需反复检查,在出血未停止时的检查更为重要(如内镜、核素扫描,血管造影等)治疗上也要采用病因性治疗方案,彻底铲除患根。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