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08-07 13:54:21 来源:新民晚报
由于是体表畸形,易于诊断。除临床检查外,还必须进一步测定直肠盲端与肛提肌平面和肛门皮肤的距离,以确定畸形的类型、瘘管的位置、以及合并畸形,方能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anorectum development malformation inborn)多见,并且类型众多,直肠盲端和瘘管的位置各异。其发病率在新生儿中为1∶1500~5000,占消化道畸形的首位。男性多于女性,高位畸形在男性约占50%,女性占20%。各种瘘管的发生率在女性为90%,男性为70%。合并其它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约有30~50%,且常为多发性畸形。有家族史者少见,仅1%。有遗传性,但遗传方式尚无定论。
诊断和鉴别诊断
由于是体表畸形,易于诊断。除临床检查外,还必须进一步测定直肠盲端与肛提肌平面和肛门皮肤的距离,以确定畸形的类型、瘘管的位置、以及合并畸形,方能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一)倒立侧位X线平片 称为Wangenst-een-Rice法,要求在生后12小时以上摄片,等待气体到达直肠,生活能力差者需要更长时间。在会阴肛门区皮肤上涂钡剂作为标记,摄片前将婴儿倒立2~3分钟,使直肠盲端的胎便与肠管气体互相转换,采取髋关节呈90°屈曲位,使保持能充分显示P点(耻骨中心)、C点(骶尾关节)、I点(坐骨最低点)的角度,以股骨大粗隆为中心,在呼气、吸气及啼哭时各摄片1张。
通过I点设一与PC线相平行的I线,与PC线间的距离为肛提肌群,直肠盲端位于PC线上方者为高位,于二线之间为中间位,超越I线为低位。或者设置M点,即坐骨结节的上2/3与下1/3交接点,在M线上方者为中间位,M线下方者为低位。
但必须注意各种影响因素,如肠道充气不足、胎便过于粘稠,肛提肌的运动、X线投照角偏斜等均能影响位置的正确性。
(二)瘘管造影 瘘管造影要求显示造影剂注入时的结肠影象及造影剂排出时的直肠瘘管影象。结肠直肠与尿道双重造影可显示直肠瘘管与尿道的关系。阴道造影可显示阴道与直肠的关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