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08-03 15:45:11 来源:楚天都市报
耳廓及耳道口湿疹,因暴露于体表,具有自然干燥条件,药物治疗易获满意效果。耳道深部湿疹,由于解剖上的特点,病变渗液或药物,甚至耵聍都可成为致病因素,难以治愈。
患者,男,52 岁。因双耳持续瘙痒,耳内间断流水2 年于1998 年4 月5 日就诊。2 年前双耳无任何诱因同时出现红斑、丘疹,瘙痒不止,间歇流水。静脉注射10% 葡萄糖酸钙液,口服扑尔敏、息斯敏,局部搽用氧化锌油、肤轻松软膏、无极膏、皮炎平霜等未愈。检查见双耳耳甲腔、外耳道均呈银屑状皮损,表皮粗糙、增厚、潮湿,耳道深部有黄白色蜡状物堆积,清拭后见双耳鼓膜标志正常。自觉听力尚好。诊断为外耳慢性湿疹。患者无烟酒及辛辣物嗜好,无变应性疾病及中耳炎病史,亦未接触过污水、污物及化妆品等。以锌氧油外用1 周,效果不明显,改用我院自制的四环素泼尼松油剂1 周,亦无明显效果。以后将两者交替使用,每次均在额镜下彻底清除耳道内渗液及脱屑后搽药,10 d 后即愈。随访6 个月,未再复发。
讨论 耳廓及耳道口湿疹,因暴露于体表,具有自然干燥条件,药物治疗易获满意效果。耳道深部湿疹,由于解剖上的特点,病变渗液或药物,甚至耵聍都可成为致病因素,难以治愈。本例患者在就诊的两年间,自行涂搽药物,药物不能到达耳道深部,且外耳道外部的上皮脱屑随药物被推进去,成为致敏因素,这或许是长期不愈的主要原因。若经医师每日给予换药,且注意在彻底清洁局部后用药,可去除局部的刺激因素,从治愈。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