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研究分析

时间 : 2009-07-31 14:04:27 来源:健康周报

[摘要]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在日本发病率较高,占有症状颈椎病的1.7% ~ 2.0%。在我国占颈椎病患者的0.54% ~ 0・88%。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随年龄的增长其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在日本发病率较高,占有症状颈椎病的1.7% ~ 2.0%。在我国占颈椎病患者的0.54% ~ 0・88%。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随年龄的增长其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

  后纵韧带骨化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但很可能与退行性变过程有关。随年龄的增长,由于炎症、慢性劳损、创伤等因素作用,逐渐发生硬化性改变。表现为早期的韧带纤维少许钙盐沉积,发展到后期的完全骨化。本病可发生在颈椎、胸椎及腰椎,但以颈椎最为多见。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中可合并胸、腰椎后纵韧带骨化。

  临床症状常有颈、肩疼痛和上肢麻木,有的可表现为椎动脉供血不足症状,如体位性眩晕等。

  X线所见为本病的诊断依据,表现为椎体后缘致密骨化影。骨化影边缘光滑整齐,长度、厚度不一,骨化影与椎体间有一线条状透亮间隙。本病可合并退行性脊椎病的改变。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依据骨化形态可分为连续型、间断型、孤立型、混合型。连续型表现为条索状骨化影跨越数个椎体范围, 在椎间盘处略微隆起,多见于上颈段。间断型表现为数个椎体后缘骨化影与椎间盘处中断。孤立型表现为骨化影局限于下颈段,于椎间盘处略后突。混合型表现为骨化影在上颈段多呈连续性而在下颈段呈间断性。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增厚使椎管矢状径减小,造成椎管狭窄,可对脊髓产生压迫,是导致进行性脊髓病的常见病因。有学者认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是退行性颈椎病的一种特殊表现,它经常发生在椎管狭窄的基础上,和其他退行性病变同时存在。

  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常与颈椎病特别是脊髓型颈椎病很难区别,故诊断可依靠颈椎侧面X线平片进行检查。它可直接显示病变部位、范围、程度及类型,可排除症状类似的其他疾病,达到明确诊断的目的,从而选择适宜治疗方案。所以, X线平片对本病的诊断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CT扫描检查可清楚显示椎管形态和继发性椎管狭窄的程度,对制定手术治疗方案及手术效果评价均有重要意义。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相似的文章

更多>>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疾病

1.单纯X线平片及断层摄影: 颈椎的X线侧位片上,能见到椎体后方有异常阴影,白色棍棒状的大片骨化阴影为连续骨化型,大片散在的骨化影为混合型,诊断容易,但是细小的骨化影如分节型,局限型等,单凭X线平片诊断会...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