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07-30 11:06:42 来源:家庭用药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与常见的原发性高血压不同的是,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发病年龄多在30岁以下或50岁以上。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与常见的原发性高血压不同的是,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发病年龄多在30岁以下或50岁以上。该病多由肾动脉炎、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狭窄或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异常,导致肾脏血流量不足,肾缺血,肾内血压下降,于是刺激肾脏球旁细胞分泌大量肾引起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增多,该物质可使全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另一方面,醛固酮分泌增多,钠与水潴留,导致血压升高。反过来,高血压又可引起肾细小动脉病变,加重肾缺血,这样相互影响,就使血压持续升高。如果此病长期得不到控制就会加速对肾功能的损害,引起肾功能损害者表现为氮质血症、蛋白尿等。而且此类高血压药物治疗常难以控制。
1. 肾血管性高血压西药治疗
针对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在西药的控制下,高血压能在短时期内降至平稳,其药物选择方面依据为:凡能减少肾素释放或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或能扩张肾动脉,改善肾脏供血供氧的药物,以及减少血容量的药物,均可起到降低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1) 抑制肾素活性的药物,如可乐定,甲基多巴等。
(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苯那普利拉(洛汀新)等。
(3) 改善肾脏供血供氧,减少肾素释放的药物,如肼苯哒嗪,双肼苯哒嗪,长压定等。
(4),可抑制肾素分泌,对高肾素型高血压效果好,如心得安、氨酰心安、美多心安等。
(5) 钙拮抗剂,通过降低细胞内钙的浓度而降低外周阻力,不影响心输出量,长期应用不会导致钠水潴留,甚至还有利尿效应,如硝苯吡啶,拜心通,洛活喜等。
但是如果只是单纯的用西药来控制血压而忽视了对于受损肾脏的修复、治疗由肾病引起的高血压虽然用西药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但是要想单纯的是用降压药摆脱高血压,摆脱降压药物是无法实现的。因为肾血管性高血压是在高血压的同时伴随着肾脏的渐进性损伤,所以治肾病与控血压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 中医中药结合西药治疗方法
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各种疗法具有其特定的作用和局限性。患者治疗目的在改善肾脏血管缺血、缺氧状态,扩张血管,使其恢复足够的肾血流量,并且对血压进行降低和控制,以改善肾功能,达到缓解症状和促进肾脏损伤修复的目的。所以肾血管性高血压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为佳。
微化中药渗透疗法就是针对肾脏微循环障碍,缺血、缺氧状况而研发的最新中药疗法。它的治疗原理是在西药控压的辅助作用下治病抓源头,从扩张微循环毛细血管开始,缓解其缺血、缺氧状态。抗炎、抗凝,并且对肾脏受损肾单位进行有效修复,逆转表型转化的固有细胞,抑制难以降解地免疫复合物的继续生成、沉积,从而使更多的肾脏固有细胞回复正常功能,肾脏得到良好的修复。而肾脏的血管也会得到良好的修复,这样肾血管性高血压就会控制稳定,并且将肾脏病转好,使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有望逐步摆脱降压西药的控制。
3.肾血管性高血压手术治疗
当然还可以对肾血管性高血压进行手术治疗,如腹主动脉——肾动脉搭桥术、肾动脉成形术、肾动脉内膜剥脱术或介入性治疗等。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以上手术方法的一种,如无法施行以上手术,或已经确定患侧的肾脏已无功能,而且对侧肾脏功能良好者,可做患肾切除术。但是术后肾脏继而出现各种并发症,然而其创伤较大大、危险性高。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