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坐骨直肠窝脓肿

主灶切开对口置管引流术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

时间 : 2009-07-30 16:03:03 来源:现代医药报

[摘要]

为探讨肛周脓肿的手术方法,系统性回顾40例坐骨直肠窝脓肿患者,均采用主灶切开对口置管引流术治疗,术后全部一次性治愈。后遗症、并发症少,复发1例。结果表明:主灶切开对口置管引流术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疗效可靠,安全易操作。

  为探讨肛周脓肿的手术方法,系统性回顾40例坐骨直肠窝脓肿患者,均采用主灶切开对口置管引流术治疗,术后全部一次性治愈。后遗症、并发症少,复发1例。结果表明:主灶切开对口置管引流术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疗效可靠,安全易操作。
  某院开展肛周脓肿肛管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其中选取40例坐骨直肠窝脓肿患者,采用主灶切开对口置管引流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本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2~50岁,发病时间3~11天,其中单侧坐骨直肠窝脓肿29例,双侧11例,均为首次发病,表现为肛旁肿痛难忍,不敢坐卧,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口渴、排尿困难。
  1.手术方法术前清洁灌肠,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常规留置导尿,取侧卧位,肛周会阴区常规消毒,进一步探查脓肿分布情况,适当抽脓减压,在脓肿表面的中央稍偏外侧作一与肛门呈放射状梭形切口,剪除切口内皮肤、皮下组织。进入脓腔。切口两侧适当扩创,彻底引流出脓液。用手指钝性分离脓肿中的纤维隔,清除脓腔内腐烂坏死组织,保证引流通畅,用探针自腔内探查内口位置,在与内口(原发感染灶即王灶)对应的肛缘作一与肛门呈放射状分离口,由分离口进小血管钳,贯穿至内口,沿血管钳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外括约肌皮下部、浅部直至完全敞开内口,修剪分离口两侧组织,使创面呈“V”字形敞开,内口两侧粘膜用单7号丝线缝扎,结扎各活动性出血点,各切口内均置放乳胶管并缝扎固定。依次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后,置放肛门排气管,油纱填塞脓腔和切口,外用纱布加压包扎。常规应用抗生素3~5天,术后一日拔出肛门排气管,可以正常排便,术后两日拔导尿管,第7~10天依次取出各引流管,每天采用复康洗液(院内制剂)坐浴两次,每次10~15分钟,常规换药两次。置管期间,每次换药前均用双氧水及生理盐水自各引流管冲洗。
  二、结果40例患者全部一次性治愈,术后疼痛轻、肛门功能正常,无变形及其他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13天,愈合时间15~40天,随访1~3年,1例复发。
  三、讨论
  1.肛管直肠腔内超声检查有助于肛周脓肿的治疗。通过该检查,术者可以了解脓肿分布情况如位置、深度、范围及与肛管直肠、肛门括约肌之关系,从而选用合理的手术方式,且不会遗留脓肿暗腔。
  2.脓肿切开引流是治疗直肠肛旁周围脓肿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因脓肿的部位不同而异。本手术方法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较传统切开排脓手术相比,变复杂性脓肿为单纯性,损伤面积小,愈合时间短,通过各引流管冲洗,及时清理脓腔内分沁物及坏死组织,保证引流通畅,并清除内口(主灶)即原发感染灶,达到了一次性根治的目的,避免二次手术。
  3.能否找到脓肿的原发病灶是此手术的关键,通过观察,坐骨直肠窝脓肿内口多在截石位5~7点肛窦处,与脓腔并不在一个位置。
  4.术后换药及每日冲洗很重要、换药时尽量将油纱条填至脓腔底部,避免形成死腔假愈合。术后一周左右、先拔出主灶引流管,数日后再拔出脓腔内引流管,保证主灶先愈合,避免术后复发。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主灶切开对口置管...”相似的文章

更多>>

坐骨直肠窝脓肿疾病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在10X10^9几以上,中性粒细胞大于70%。脓肿范围较肛周脓肿深而广,容积约有60~90ml。发病时觉患侧持续性疼痛,逐渐加重,坐立不安,也可有全身感染症状,如乏力、发热、食欲不振,甚至有寒战、恶心...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