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07-29 17:51:28 来源:北青网
在透射电镜下观察20颗青少年牙周炎(JP)患牙牙小皮(dentalcuticle,DC)的超微结构特征,以探讨JP的牙小皮表现形式及其与牙周炎的关系。
在透射电镜下观察20颗青少年牙周炎(JP)患牙牙小皮(dentalcuticle,DC)的超微结构特征,以探讨JP的牙小皮表现形式及其与牙周炎的关系。
1.材料和方法:收集JP患牙20颗,2.5%戊二醛固定,乙醇脱水,包埋,金刚砂片冠状颊舌面片切,按常规处理标本后,超薄切片,硝酸铅、醋酸铀双染,日本H-600型透射电镜观察。
2.结果:电镜下发现所有JP患牙从牙釉质表面到结合上皮与牙骨质之间存在着DC,在牙周韧带区未见DC.DC厚约0.5~12μm,平均4μm.DC常表现为颗粒状、均质状、层板状、空泡状及不规则形。靠近牙釉质表面DC与牙釉质基质相延续,近牙骨质表面的DC有许多小突起垂直伸入牙骨质内,外有龈沟液内物质沉积在DC表面。细菌和衰亡的宿主细胞常融入DC内或附着DC表面。DC内含电子密度似牙骨质物质。
3.讨论:Listgarten在电镜下研究JP患牙龈下菌斑时,对JP患牙的牙小皮作了简要报道,他发现JP牙小皮无结构,具有不同厚度,形状极不规则,这种DC明显不同于本研究发现的JP患牙牙小皮。
DC可以一种无定形的电子密度小体沉积、浓缩,形成均质状结构。DC可有规律地层层沉积呈层板状,也可钙化而显示空泡状。DC内含细菌或代谢产物,提示龈沟液可能参与DC形成。DC内含电子密度似牙骨质物质,提示DC可以沉积于被吸收的牙骨质内。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