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07-28 17:20:09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
由于不少病例不易作出诊断,临床上凡遇到难以解放的胃肠道症状,有过敏性疾患史,或进食某些食物,摄入某些药物后出现或加重胃肠道症状,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高者均应考虑本病之可能。
诊断依据是:
1.进食特殊食物后出现胃肠道症状和体征;
2.周围血中嗜酸粒细胞增多;
3.组织学证实胃肠道有嗜酸粒细胞增多或浸润。
由于不少病例不易作出诊断,临床上凡遇到难以解放的胃肠道症状,有过敏性疾患史,或进食某些食物,摄入某些药物后出现或加重胃肠道症状,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高者均应考虑本病之可能,并进行胃肠钡餐造影或内镜检查,取活组织作病理学检查,但活检阴性并不能排除本病。
本病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症状与病变的部位和浸润程度有关,一般分为两型:
(一)弥温型 多见于30~50岁,男性略多于女性,病程可长达数十年,80%病人有胃肠道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痉挛性疼痛,伴恶性,呕吐,发热,发作无明显规律性,可能与某些食物有关,用抗酸解痉剂不能缓解,但可自行缓解.
1.嗜酸粒细胞浸润以粘膜为主者 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腹泻,吸收不良,肠道蛋白丢失,低蛋白血症,缺铁性贫血及体重减轻等,约50%的患者有哮喘或过敏性鼻炎,湿疹或荨麻疹,粪便潜血试验阳性,可有夏科雷登结晶,80%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血清蛋白降低,D-木糖耐量试验异常,X线胃肠钡餐检查正常或显示粘膜水肿征,内镜检查可见粘膜充血,水肿或糜烂,活检有嗜酸粒细胞浸润.
2.嗜酸粒细胞浸润以肌层为主 引起胃,小肠壁显著增厚,僵硬,患者往往出现幽门梗阻或小肠不完全性梗阻的症状及体征,X线胃肠钡餐检查显示幽门狭窄,蠕动减少或胃窦多个息肉样充盈缺损,诊断靠胃,小肠活检可见广泛成熟的嗜酸性粒粒细胞浸润到粘膜下,并通过肌层向浆膜层延伸。
3.嗜酸粒细胞浸润以浆膜下层为主者 常可发生腹水或胸水,其中含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剖腹探查常见小肠浆膜增厚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胃浆膜病变也可见到类似改变,
(二)局限型 多见于40~60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痉挛性疼痛,恶心,呕吐,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患者过敏史不明显,外周血象仅少数有嗜酸粒细胞增多,X线胃肠钡餐造影可显示胃窦增厚,僵硬,胃窦部狭窄,可有光滑圆形或卵圆形及分叶状充盈缺损,类似肿瘤,内镜检查见有息肉样肿块,粘膜充血,水肿,易误诊为肿瘤或克隆病,少组织检查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