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缩窄性心包炎

防治缩窄性心包炎有新招儿

时间 : 2009-07-28 09:20:02 来源:家庭医学

[摘要]

  通过心导管法反复向心包腔内注射纤维蛋白溶解剂尿激酶 ,使心包脏层和壁层不发生粘连和缩窄 ,就可使绝大多数结核性渗出性心包炎患者免受开胸手术之苦 ,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通过心导管法反复向心包腔内注射纤维蛋白溶解剂尿激酶 ,使心包脏层和壁层不发生粘连和缩窄 ,就可使绝大多数结核性渗出性心包炎患者免受开胸手术之苦 ,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我国每年有大量病人因结核性心包炎而住院治疗。应用传统的治疗方案 ,这些患者中约有 50%~ 70%发展成缩窄性心包炎 ,对此病如不能及时诊断并获外科治疗 ,则导致病人丧失劳动能力 ,且常在一二年内死亡 ,有些病人即使及时诊断并获外科治疗 ,其手术和住院费用对病人的经济负担也是十分沉重的。对结核性心包炎的早期治疗目前仍停留在常规治疗阶段 ,国内外尚无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报道。

  近几年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矫吉山教授及一院住院医师、博士生喜杨等共同合作 ,通过心导管法 ,在结核性心包炎的急性或亚急性期 ,反复向心包腔内注射纤维蛋白溶解剂 ,使心包脏层和壁层不发生粘连或缩窄 ,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生 ,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据介绍 ,自 19 9 4年 4月开始 ,他们结合临床症状及对X线、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包引流液的脱落细胞与抗酸杆菌等检查结果 ,检查诊断了结核性渗出性心包炎伴有中等量以上心包积液患者 65例 ,其中急性期为发病后 6周 ,亚急性期为发病后 6周至 6个月。他们对上述病人分组进行治疗观察。其中 ,尿激酶 (或链激酶 )治疗组 33例 ,本组患者待心包积液经引流减少至小量后 ,向心包腔内注入尿激酶 (或链激酶 )10万单位、雷米封 200毫克、地塞米松 10毫克 ,隔日一次 ,待炎症基本控制 ,引流管内不再有液体流出 ,二日内无新的渗出液形成时 ,停止向心包腔内注药并拔出引流管。对照组 32例 ,采用向心包腔内注入雷米封 200毫克、地塞米松 10毫克治疗。两组均进行 6~ 12个月随访。结果表明 :治疗组与对照组引流出的积液量有显著性差异 (P <0. 05)。超声下显示心包内有纤维条索的病例中 ,使用尿激酶后 ,可见引流较前明显畅通。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尿激酶和链激酶心包腔内的应用在治疗纤维蛋白性心包炎 ,尤其是在心包液稠厚和有分腔的病例中的功效。治疗组病人在随访时间内有 1例出院后 2个月死亡 , 5例发生心包缩窄 (15. 63%),而同期对照组病人中有 18例发生缩窄性心包炎 (56. 25%)。两组缩窄性心包炎发生情况有显著差异。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 ,在常规心包穿刺引流和心包内应用抗结核药基础上 ,加用尿激酶或链激酶可大大减少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生。该法技术安全 ,操作简便 ,易在基层医院推广。

关键词: 缩窄性心包炎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防治缩窄性心包炎...”相似的文章

更多>>

缩窄性心包炎疾病

实验室检查 可有轻度贫血,病程较长者因肝淤血常有肝功能损害,血浆蛋白尤其是白蛋白减少,腹水和胸腔积液常为漏出液,静脉压显著升高。 影像学检查 1.心电图检查 QRS波低电压,T波平坦或倒置,两者同时存在...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