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07-22 15:52:51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
小的支气管囊肿在临床上不呈现症状,仅在X线胸部检查或尸检时才被发现,一旦囊性病变与小支气管沟通,引起继发感染或产生张力性气囊肿,液囊肿,液气囊肿或张力性气胸等压迫肺组织,心脏,纵隔和气管移位时,就可出现症状。
小的支气管囊肿在临床上不呈现症状,仅在X线胸部检查或尸检时才被发现,一旦囊性病变与小支气管沟通,引起继发感染或产生张力性气囊肿,液囊肿,液气囊肿或张力性气胸等压迫肺组织,心脏,纵隔和气管移位时,就可出现症状。
(一)婴幼儿期 张力性支气管源性囊肿,肺大叶气肿和肺大?较多见,临床上常呈现胸内张力性高压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紫绀或出现呼吸窘迫等症状,体检见气管移向对侧,患侧叩诊鼓音,呼吸音降低或消失,胸片显示患侧肺囊性病变引致肺不张,纵隔,气管移位,并可呈现纵隔疝和同侧肺不张,病情危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因呼吸衰竭死亡。
(二)儿童期 较多见的为支气管源性囊肿,临床表现为反复肺部感染,患者常因发热,咳嗽,胸痛就诊,症状类似支气管肺炎。
(三)成人期 多见于后天继发性肺大?和支气管源性囊肿,临床表现均因继发感染出现症状,如发热,咳嗽,脓痰,咯血,胸闷,哮喘样发作,劳累性气促和反复出现气胸等症状,需与肺脓肿,脓胸,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空洞和肺部肿瘤等鉴别, 先天性支气管源性囊肿 常见于儿童病例,囊肿位于肺间质或纵隔内,约70%位于肺内,30%位于纵隔,由于囊肿可为单个或多个,含气体或液体量不同,因而在X线胸片上可呈现不同表现:
1.单个液,气囊肿 最为常见,囊肿大小不一,可见圆形薄壁囊肿,内有液面,此种囊肿的特点是囊壁菲薄,邻近肺组织无炎性浸润病变,纤维性变不多,需与肺脓肿,肺结核空洞和肺包虫囊肿鉴别,在X线上表现肺脓肿壁较厚,周围炎症表现明显,肺结核空洞则有较长病史,周围有结核卫星灶,肺包虫囊肿有流行病学的地区特点,生活史和职业史,血像,皮内试验等有助于鉴别。
2.单个气囊肿 胸片上示病侧肺部含气囊肿,巨大的气囊肿可占据一侧胸腔,压迫肺,气管,纵隔,心脏,需与气胸鉴别,气胸的特点是肺萎缩推向肺门,而气囊肿的空气位于肺内,往往仔细观察在肺尖和肋隔角处可见到肺组织。
3.多个气囊肿 临床也较多见,胸片上呈现多个大小不一,边缘不齐的气囊肿,需与多个肺大?鉴别,尤其在小儿,肺大?常伴有肺炎,在X线上以透亮圆形薄壁大?及其大小,数目,形态的易变性为特征,每在短期随访中就见较多变化,有时可迅速增大,或破裂后形成气胸,肺部炎症一旦消退,大?有时可自行缩小或消失。
4.多发性液,气囊肿 胸片上可见多个大小不一的液,气腔,尤其病变位于左侧者,需与先天性膈疝鉴别,后者也可呈现为多个液平,必要时口服碘油或稀钡检查,若在胸腔内见到造影剂进入胃肠道,则为隔疝。
治疗
一般诊断明确,在无急性炎症情况下,均应早期手术,因为囊肿容易继发感染,药物治疗非但不能根治,相反,由于多次感染后囊壁周围炎症反应,引起胸膜广泛粘连,致手术较为困难,易发生并发症,年龄幼小,并非手术的绝对禁忌证,尤其在出现缺氧,紫绀,呼吸窘迫者,更应及早手术,甚至急诊手术才能挽救生命, 手术方式应根据病变部位,大小,感染情况而定:孤立于胸膜下未感染的囊肿,可作单纯囊肿摘除术;局限于肺缘部分的囊肿,可作肺楔形切除术;囊肿感染而致周围粘连或邻近支气管扩张则作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双侧性病变,在有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可先作病变严重的一侧,小儿以尽量保留正常肺组织为原则, 临床拟诊本病时,应尽量避免作胸腔穿刺,以免引起胸腔感染或发生张力性气胸,仅在个别病例,表现严重呼吸窘迫征,紫绀,缺氧严重,又无条件作急诊手术时,才可作囊肿穿刺引流,达到暂时性减压,解除呼吸窘迫症状,作为术前一种临时性紧急措施,一般切除病变囊肿或肺叶,预后良好, 成人患者若术前痰量很多,手术时需作双腔气管插管麻醉,避免痰液倒流至对侧,小儿可采用患侧低位的低俯卧位开胸,进胸后先行结扎病肺支气管, 如病变过于广泛,肺功能严重下降或合并存在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疾患时,则禁忌手术。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