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大量羊水吸入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68例临床分析

时间 : 2009-07-17 17:15:43 来源:网络

[摘要]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是由于胎儿发生宫内窘迫或窒息排出胎粪,污染羊水,被吸入后所产生的肺部疾病。我院自2004~2006年共收治318例新生儿肺炎,其中胎粪吸入68例,现对此68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发生和特点作一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8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中,足月儿42例,过期产儿18例,早产儿8例。出生体重>2500 g 58例,<2500 g 10例,其中4例为足月小样儿。2例不详。

    1.2 分娩方式 剖宫产、臀位等异常分娩44例(64.7%),22例顺产。14例脐带绕颈,2例脐带过短。宫内窘迫22例(32.4%)。因母亲本身疾病,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风湿性心脏病、产前感染或分娩前用药如麻醉剂等导致胎儿发生宫内窘迫或产时窒息共66例。

    1.3 发病日龄 生后立即发病28例,6 h内发病48例(70.6%),12 h内发病56例(82.4%),24 h内发病58例(85.3%),48 h内发病66例(97.1%),2例发病日龄不祥。

    1.4 临床表现 主要为宫内窘迫或产时窒息,复苏后出现呼吸急促44例(64.7%)、青紫40例(58.8%)、面色苍白28例(41.2%)、三凹征14例(20.6%)、肺部湿啰音30例(44.1%)。16例并发气胸、纵隔气肿。并存先天性心脏病、硬肿症、颅内出血等疾病44例(64.7%)。

    1.5 胎粪污染羊水程度 Ⅱ、Ⅲ度污染55例(80.9%)。

    1.6 胸部X线改变 64例均有吸入性肺炎表现,合并气胸10例,2例合并少量胸腔积液,12例有前纵隔气肿。

    1.7 结果 8例死亡,病死率11.8%。并发气胸、纵隔气肿者死亡4例(其中3例颅内出血),其他4例死亡均有严重并发症。其中先天性心脏病伴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2例,足月小样儿并绿脓杆菌败血症1例,早产儿伴化脓性脑膜炎1例。

    2 讨论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是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将胎粪污染的羊水吸入呼吸道而引起,患儿有包括肺炎在内的一系列症状和X线表现,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分娩过程中如胎儿血流受阻产生缺氧,刺激副交感神经引起胎儿排便,污染羊水。过期产儿胎盘功能不全,使胎儿处于慢性缺氧状态,导致肠壁痉挛、肛门扩约肌松弛,以致排出胎粪。缺氧又刺激胎儿呼吸中枢,诱发喘息,于是胎儿吸入胎粪污染的羊水。羊水胎粪污染是首要表现。如胎粪不多羊水呈黄色,可能不出现MAS症状,如胎粪多羊水呈墨绿色黏稠液,有时还夹有粪块。婴儿脐带、皮肤和指(趾)甲可能被胎粪染成黄色。本组68例MAS宫内窘迫或产时窒息66例(97.0%)。MAS发生时常在6 h内出现呼吸困难、肺部啰音改变。若12 h后仍有呼吸困难和肺部啰音,提示窒息后继发MAS的特征性表现。严重者易并发气胸和纵隔气肿。病情可以突然恶化,进行性加重而死亡。

    MAS预防的关键在于抢救新生儿窒息复苏时及早做气道和口、咽部清除胎粪液的工作。应在新生儿第一次呼吸前,即胎头娩出而肩部尚未娩出时,迅速用吸管将咽部胎粪液吸引干净为止。若声带水平发现有胎粪液者,应立即做气管插管吸引。呼吸道胎粪液尚未清除干净前,应忌用中枢兴奋药物。给予上述积极处理后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发病率明显降低。胎粪液的吸入能促进细菌继发感染,复苏后均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并加强呼吸道管理。本组病例死亡率较低,与常规摄X线片较轻病例能够及时发现和及早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等措施有关。本组资料还说明,凡足月小样儿、出生体重过低、先天免疫缺陷、伴有其他严重并发症、呼吸道病变表现5天内不消失者预后不良。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新生儿胎粪吸入综...”相似的文章

更多>>

大量羊水吸入疾病

X线表现吸入量少者仅肺纹理增粗,呈条索影,伴轻或中度肺气肿,吸入量较多者出现密度较淡的斑片状阴影,大量吸入时斑片状影分布广泛,但以两肺内侧带和肺底部为显著。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