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07-17 15:43:23 来源:人人健康
喉阻塞属中医“急喉风”范畴。本病可由咽喉痈及各种急性咽喉病发展而致,一般多并发于小儿急喉瘖、喉白喉等。因痰涎火毒或疫疠之邪炽盛,结聚于喉,致气血凝结,脉络淤阻,痰涎壅盛,气道阻塞而成。
喉阻塞属中医“急喉风”范畴。本病可由咽喉痈及各种急性咽喉病发展而致,一般多并发于小儿急喉瘖、喉白喉等。因痰涎火毒或疫疠之邪炽盛,结聚于喉,致气血凝结,脉络淤阻,痰涎壅盛,气道阻塞而成。也有因喉外伤而致气血凝聚于喉;或肝郁气滞,血凝痰聚而成喉菌;或异物堵塞于咽喉等,导致气道阻塞或狭窄而成。
【中医诊断】
1.辨证依据:喉性呼吸困难,痰涎壅盛,语言难出,汤水难下,咽喉红肿疼痛。
2.临床证型:咽喉疼痛,吞咽不利,喉部有紧缩感,喉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吸气费力,深吸气时出现天突、缺盆、肋间等处凹陷,并有喉鸣;咳时可闻哮吼音;声音嘶哑或语言难出,痰涎壅盛,声如曳锯。查见咽喉红肿,或虽喉关、咽部不红肿,但喉部、声带红肿明显,痰涎多,或有腐物。全身可伴憎寒壮热,或高热神烦,汗出如雨,口干欲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或绛,舌苔黄或腻,脉数或沉微欲绝等。
【中医治疗】
1.治疗原则:泄热解毒,祛痰开窍。
2.治疗方法
(1)外治:①用中成药冰硼散、珠黄散等吹喉。②用银花30g,菊花30g,薄荷15g,藿香15g,佩兰10g,葱白10g,紫苏15g。水煎,令患者吸入其蒸气。③用防风4.5g,甘草4.5g,银花15g,连翘15g,薄荷3g,荆芥4.5g,加水500ml,煎成250ml,漱口,每日6~8次。
(2)针灸疗法:针刺合谷、少商、商阳、尺泽、少泽、曲池、天鼎、扶突、丰隆等穴。每次2~3穴,泻法,不留针。
(3)内治:用犀角1g,石膏30g,生地30g,黄连10g,黄芩10g,丹皮10g,栀子12g,竹叶6g,玄参15g,连翘12g,赤芍12g,知母12g,桔梗10g,甘草5g,天竺黄6g,瓜蒌仁12g,葶苈10g。水煎,每日1剂,分4次服。并配服六神丸、紫雪丹、至宝丹等中成药。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