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传染性红斑

传染性红斑的病理改变

时间 : 2009-07-02 13:54:59 来源:中国保健

[摘要]

传染性红斑(Erythema infectiosum)常在儿童中集体发生,有些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但未分离出病毒。

  主要变化是在真皮及皮下组织的结核样肉芽肿性浸润,伴有干酪样坏死及血管变化。

  早期在真皮深部及皮下组织、血管周围有结核样浸润。主要是淋巴细胞、上皮样细胞及少数巨噬细胞。在浸润灶内有明显的干酪样坏死,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及脂肪细胞发生变性及坏死。终于由纤维组织形成瘢痕而代替。真皮深部及皮下组织的动脉及静脉壁增厚,内皮细胞肿胀、增生,血栓形成管腔闭塞,产生由淋巴细胞环绕的干酪样坏死。

  潜伏期为5~14天。病人多数为4~12岁儿童。常突然发疹而无全身症状,仅少数病人轻微发热,有时出现咽痛、呕吐、眼结膜及咽部充血。皮疹首先出现在面颊部、呈水肿性蝶形红斑,边界清楚,其上无鳞屑,局部温度增加,偶有微痒和烧灼感。皮疹不发生于口唇周围。经过1~2天后,在躯干、臀部及四肢出现对称性边界清楚花边状或网状斑丘疹,为本病特征。4~5天以后,红斑自颊部及躯干上消退。皮疹消退次序和出疹次序相同。皮疹消退后不脱屑。有时复发。常见于春季,病程10天左右。预后良好。

 

关键词: 传染性红斑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传染性红斑的病理...”相似的文章

更多>>

传染性红斑疾病

急性期用电镜可见到病毒颗粒,急性期或恢复早期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IgM抗体,血清和咽喉分泌物中可检出特异性病毒DNA。 1.血象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可轻度减低或正常,有再障危象者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可减低。 2.B...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