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时间 : 2009-06-29 09:38:44 来源:网络转载

[摘要]

疏通清泄法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胆为中清之腑,以通为用,胆囊切除术后胆气损伤、湿热之邪内侵,导致肝失疏泄和胆腑通降失权,故治以疏通清泄。疏指疏肝利胆,通指通导腑气,清泄指清化湿热。



  疏通清泄法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胆为中清之腑,以通为用,胆囊切除术后胆气损伤、湿热之邪内侵,导致肝失疏泄和胆腑通降失权,故治以疏通清泄。疏指疏肝利胆,通指通导腑气,清泄指清化湿热。

  疏肝利胆 根据有无黄疸选用不同药物。有黄疸者多选用茵陈、金钱草;无黄疸者多用丹参、牡丹皮、郁金、枳壳等。我们观察胆管引流术患者服用虎杖根、海金沙、威灵仙组成的药组,胆汁清晰且引流通畅。

  通腑气 一为通大便,药用大黄、芒硝,适用于大便干而不畅者;一为利小便,药用车前子、泽泻、碧玉散、六一散等,此“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之旨。

  清化湿热 首先要辨清湿热的轻重,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湿热并重。湿重于热者,多为黄疸较轻,有恶心呕吐腹胀满,倦怠少食,大便稀,舌质淡,苔白腻,脉滑。治疗以利湿为主,清热为辅,药用茯苓、泽泻、薏苡仁等渗湿药及藿香、佩兰、苍术芳香化湿药等。热重于湿者多为黄疸较重,发热,口干口渴,心烦,小便黄而短,大便干燥,舌苔黄厚,脉滑数。治疗以清热为主,利湿为辅,药用黄芩、黄连、栀子等。湿热并重者,黄疸较重,心烦胸闷,纳少,倦怠乏力,舌苔黄腻,脉滑数。药用茵陈、牡丹皮、郁金、炒栀子、青蒿、海金沙、虎杖根等清热利湿药。

  清热解毒 若湿热成毒则重在解毒。湿浊毒邪瘀结,不用解毒药物则湿浊难化,黄疸不退,以土茯苓、大黄、藿香、佩兰、金钱草化湿解毒;热毒在气分者以金银花、蒲公英、栀子、黄芩、大黄等清气分热毒;热毒入血治宜清营解毒,以清营汤加减。

  活血通络 根据寒热病性选择用药。因热致瘀者治以凉血活血法,使血中瘀热清,凉血而不滞邪,血脉通畅,湿热得除,黄疸易退。药用牡丹皮、丹参、生地黄、茜草、郁金、赤芍药等。因寒而致瘀者治宜温通血脉。药用当归、红花等。体虚者宜养血活血,药用当归、白芍药、益母草等。

  斡旋中焦法 肝胆、脾胃在人体脏腑气机升降中起着重要作用,肝脾之气升则一身之清气皆升,胆胃之气通降则一身之浊气皆降,故本病治疗时必须顾护脾胃、斡旋中焦之气,使枢机升降有序。药用淡渗之品,如茯苓、泽泻、薏苡仁健脾胃;以芳香之品,如藿香、佩兰、苍术醒脾胃;以陈皮、半夏、厚朴、枳壳等降胃气;以柴胡升胃气;以山楂、鸡内金等消食。

  和阳解凝法 术后伤冷中寒,脾胃虚弱而出现黄疸色泽晦黯,低热不退,神倦懒言,腹胀纳差,舌质淡体胖大,苔白腻,脉沉。治宜和阳气,解寒凝。或者湿热胶结者也可以温药为佐,药用桂枝、鹿角霜、熟附子等;若出现恶心、纳差、胸闷、腹胀、苔白腻时,应选用性温味香、善于调理胃肠气机之品,如陈皮、苍术等。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相似的文章

更多>>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疾病

由于寻找PCS的原因这一过程涉及到很多疾病的鉴别诊断,因此各种检查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可能的病因来进行,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实验室一般检查结果通常正常,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淀粉酶或转氨酶...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