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06-25 14:57:36 来源:中国医药工业
肝内胆管结石是指发生于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的结石国外的肝内胆管结石发病率较低,一组2,700例胆系手术中仅占1.3%且大多数为继发于胆囊的胆总管结石经上行移居在肝仙胆管而形成。
胆道狭窄即胆道管腔缩窄变细。缩窄的胆道不能使胆汁畅通无阻地进入胆囊储存,餐后亦不能顺利地流入十二指肠对食物进行消化,从而造成淤胆,淤胆使细菌在胆道内停留繁殖。
细菌在停留过程中可以产生大量的酶,细菌所致的胆道炎症也可释放大量的酶,这两种酶共同称为β-葡萄糖醛酸苷酶。此酶可以将胆汁中正常存在的水溶性结合胆红素解离为游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可与胆汁中的钙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胆红素钙颗粒。
胆红素钙颗粒纠集胆汁中的大分子物质,如细菌、粘液、脱落的胆道上皮细胞等,在狭窄胆道造成的环流状态中凝结而形成胆结石。胆道狭窄和胆管结石在病情的发展上常互为因果。
肝内胆管结石是指发生于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的结石国外的肝内胆管结石发病率较低,一组2700例胆系手术中仅占1.3%且大多数为继发于胆囊的胆总管结石经上行移居在肝仙胆管而形成。但在国内,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我国福建、江西和山东等省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率可占胆系结石的30~40%。
肝内胆管结石病的临床特点
1、发病年龄30-50岁;
2、上腹部疼痛,可能为典型胆绞痛或持续性胀痛,有的病人疼痛不明显,而寒战发热非常厉害,周期发作;
3、可有长期的胆道病史、或伴有寒战发热、黄疸的急性胆管炎史;
4、患侧肝区及下胸部有经常性疼痛不适,常放射至背、肩部;
5、一侧肝管梗阻时,可无黄疸或黄疸甚轻;
6、合并有重症胆管炎时,全身情况比较严重,且急性发作后恢复较慢;
7、检查时,肝区压痛和叩击痛明显,肝脏呈不对称性肿大并有压痛;
8、全身状况受影响明显,90%病人有低蛋白血症,1/3病人有明显贫血;
9、晚期有肝、脾肿大及门脉高压表现。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