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肛裂

肛裂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时间 : 2009-06-23 13:57:33 来源:网络

[摘要]

肛裂是指肛管皮肤深及全层的裂开,形成梭形溃疡的病变。肛裂大多发生在肛管后壁正中部,少数在前壁正中部。一般仅发生一处,分为急、慢性两种肛裂。

    肛裂是指肛管皮肤深及全层的裂开,形成梭形溃疡的病变。肛裂大多发生在肛管后壁正中部,少数在前壁正中部。一般仅发生一处,分为急、慢性两种肛裂。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多见于30~40岁中年人。由于本病易反复发作,常伴发皮赘和肛乳头肥大,严重时引起肛管狭窄,形成肛裂三联征。致病原因,至今尚未清楚。多认为与肛门括约肌的分布、痉挛以及血管因素有关。但大便干燥、秘结,常是本病的伴随因素。中医称本病为“钩肠,裂痔”,是由体内火热,燥结而发。

    [临床表现]

    1.疼痛:典型的周期性疼痛是肛裂的主要症状,初有便意时即感到轻微的不适和疼痛,排便时粪便通过肛管,肛管扩张时产生撕裂样的疼痛,便后稍微有短暂的缓解间歇期,约5分钟左右,再次因扩约肌肉痉挛而出现疼痛加重,持续时间可达1小时之久,甚至可达数小时,患者坐卧不安十分痛苦,以后逐渐缓解。再次排便时疼痛周而复始,使患者对排便产生畏惧心理而忍便。

    2.出血:肛裂出血不多,有时手纸带血,有时粪便表面带血,有时则为便后满血。

    3.便秘:既是病因又是忍便的结果。患者刻意减少排便次数,延迟排便时间,使粪便更加秘结,加重了对肛管的损伤,形成恶性循环。

    4.瘙痒:是肛裂溃疡面分泌物对皮肤刺激形成湿疹所致。

    [诊断]

    1.依据病史及排便疼痛、出血、便秘典型症状。

    2,查体:可见棱形的皮肤溃疡。

    (1)急性肛裂:裂口边缘柔软、整齐,基底浅表,呈浅红色,无疤痕组织。

    (2)慢性肛裂:裂口边缘不整齐,深而硬,呈灰白色。裂口下方可有皮赘,又称“前哨痔”,以及肛乳头肥大等继发病理改变。

    3.肛裂禁用指诊及肛镜检查。

    4.应与肛门部软下疳、Crohn病相鉴别。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保守治疗:适于急性肛裂。主要服用缓泻药物软化粪便,配合温水坐浴,促使括约肌松弛,外敷10%的卡因软膏、创面可用20%硝酸银涂抹以利愈合。

    (2)扩肛术治疗:适于急慢性肛裂。局麻下手指扩肛,从2指至6指,持续5~10分钟。

    (3)手术治疗(略)。

    2.中医药治疗

    (1)内治法:通过辨证,分清引发便干便秘的性质。

    O阳热燥结,大便不通者,宜泻热通便。方药:生大黄10克、芒硝‘克、厚朴10克、枳实10克,煎服。

    ②阴虚津液不足,大便秘结难下者,宜润肠泄热通便。方药:中成药麻子仁丸。

    ③肝胆湿热或湿热下注,大便秘结,肛门湿痒者,宜清泻肝胆通便。方药:中成药龙胆泻肝丸或当归龙荟丸。

    ④老年或久病习惯性便秘者,可以番泻叶代茶饮。

    (2)外治法

    ①中药薰洗:苦参30克、川椒10克、明矾6克、黄柏30克、龙胆草20克,煎水薰洗。每日1次。

    ②外敷药:生肌玉红膏、黄连膏等。

    [预防与调养)

    参见:“痔”内容。

关键词: 肛裂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肛裂的临床表现及...”相似的文章

更多>>

肛裂疾病

除肛门视诊 外一般无需特殊检查,但如病因不明或合并其他疾病,则视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检查方案。 1.直肠指诊及内镜检查 对难以确诊的肛裂可酌情进行直肠指诊及肛门镜检查,操作时应动作轻柔,以免引起病人剧痛。 ...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