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吡唑酮类中毒

吡唑酮类中毒的表现

时间 : 2009-06-15 14:21:45 来源:新民晚报

[摘要]

此类药物中毒多因误服过量或长期应用较大剂量所致。少数病人虽用治疗量,亦可发生严重的中毒反应。

  这类药包括氨基比林、安乃近、保泰松、羟布宗等,都是安替比林的衍生物。这些药物的毒性都较大,其中氨基比林已于1982年被卫生部明令淘汰;但个别复方成药中尚含之。其他药物在体内代谢亦缓慢,一次大量内服或长期较大剂量服用都可引起中毒。此外,这类药均可致过敏反应。

  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恶心、呕吐、眩晕、粒细胞缺乏症、低血压、变性血红蛋白血症所致发绀(安替比林易引起)、谵妄、抽搐及昏迷,最终可引起呼吸和循环衰竭。急性保泰松中毒时很快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伴换气过度,并会发展至昏迷、牙关紧闭、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伴低血压和少尿的休克综合征。由于对一些器官的急性损害,可呈现各种症状,如肾衰竭出现少尿、血尿及蛋白尿;肝损害引起中毒性肝炎,出现黄疸;急性骨髓受抑制,致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因抑制甲状腺摄碘,偶可发生甲状腺肿和黏液性水肿;此外,还可诱发消化道溃疡,甚至发生穿孔。

  (2)慢性中毒:表现为发热、粒细胞减少、肝脾大、肝功能损害或胃肠道黏膜糜烂伴出血。保泰松易致水、钠潴留而发生水肿。

  急救处理   无特效解毒药,以对症处理为主。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吡唑酮类中毒的表...”相似的文章

更多>>

吡唑酮类中毒疾病

粒性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出血、血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肝、肾功能损害。毒物对传导介质的影响有的毒物特别是有机磷化合物,可抑制体内的碱酯酶,使组织中乙酰胆碱过量积蓄,引起一系列以乙酰碱为传导介质...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