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06-12 14:50:24 来源:39健康网
鞭虫病(trichuriasis)是肠道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常与蛔虫的分布相一致,但多见于气候温湿地区。
鞭虫病(trichuriasis)是肠道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常与蛔虫的分布相一致,但多见于气候温湿地区。世界卫生组织曾统计鞭虫的感染人数全世界为500~1000百万之间。我国鞭虫感染的情况是:北方低于南方,台湾地区感染率可高达60%~90%。儿童感染率高于成人。该虫成虫多寄生在人体盲肠中,轻者常地症状,重者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直肠脱垂、贫血、瘙痒等。
鞭虫病是由毛首鞭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盲肠及阑尾部,有时也寄生于结肠、直肠而引起的疾病。虫卵在土壤中发育 3周成为感染期虫卵,人们吞食后,幼虫钻入结肠的粘膜下层,成熟后虫体后部则悬于肠腔内,以便于交配及产卵。轻症患者无症状或仅有腹泻,感染重时特别是幼儿可有慢性腹泻、粘液血便、里急后重、脱肛、体重减轻及贫血。粪便中找到虫卵即可诊断。甲苯咪唑等治疗有效。
隐鞭虫病 属寄生虫性病害,病原体为颤动隐鞭虫,侵害黄鳝皮肤和鳃组织,全年都可感染,以夏秋两季较常见。
防治方法:(1)用2%~3%食盐水浸洗病鳝5~10分钟。(2)每立方米水体用0.7克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二者比例为5∶2)全池泼洒,每2天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
锥体虫病 属寄生虫性病害,病原体为锥体虫,寄生在黄鳝的血液中。黄鳝感染锥体虫后,大多会发生贫血,消瘦,生长不良。一般发生在6~8月份。
防治方法:(1)用生石灰清塘,清除锥体虫的中间寄主水蛭。(2)用2%~3%的食盐水,或者按每立米水体加0.7克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浸洗病鳝10分钟左右。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