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角膜病

PRK后丝状角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时间 : 2009-06-04 17:15:01 来源:39健康网

[摘要]

丝状角膜病变主要表现为上皮细胞呈卷丝状一端附着在角膜表面而且与附着点旁的角膜上皮细胞相连续,而另一端呈游离状态,患者有明显的异物感,常伴畏光流泪症状。

  丝状角膜病变主要表现为上皮细胞呈卷丝状一端附着在角膜表面而且与附着点旁的角膜上皮细胞相连续,而另一端呈游离状态,患者有明显的异物感,常伴畏光流泪症状。关于丝状角膜病变的病因,目前尚不能用单一的原因加以说明,传统的观点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上皮细胞异常增殖,②基底膜与前弹力层接合异常,③泪粘液形成过多,④角膜损伤愈合过程中上皮细胞失去接触性抑制,⑤包眼引起的眼部温度升高〕。十年来Medline收录的涉及丝状角膜病变的眼科文献仅十余篇。我们已经知道,角膜上皮的生长和凋亡保持着一种有序的平衡,从而维持着其完整和光滑,丝状角膜病变的发生可能有着未知的角膜上皮生长调控失衡的复杂机理。PRK术后角膜旁中央区和中央区上皮被刮除,基底膜、前弹力层及部分基质层被切削,且接受了属于紫外光区的准分子激光的照射,术后覆盖角膜接触镜以及患者因畏光、疼痛而闭眼,所有上述因素都可能干扰角膜上皮的生长与凋亡之间的动态平衡,所以在导致丝状角膜病变发生方面潜在作用不能被排除。基底膜是角膜上皮细胞正常附着、迁移和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Ljubimov和Kurpakus认为基底膜的组成成分和构形影响着附着其上的细胞,对它们的表型、分化状态及功能有重要的诱导作用,基底膜的部分缺失必然会影响角膜上皮的正常修复。PRK术后术眼疼痛,泪腺分泌增加,泪腺细胞可合成和分泌上皮生长因子(EGF)至泪液中,从而以外分泌途径增加角膜上皮及基质损伤修复, EGF增加角膜上皮修复主要通过细胞增殖机制来实现。Baum提出延长闭眼时间是角膜的危险因素,包括戴软性角膜接触镜、长时间闭眼会引起角膜组织处于缺氧状态导致丝状角膜病变等角膜病的发生。另外由于角膜组织几乎可以100%吸收波长低于290nm的紫外线,波长为193nm的准分子激光被角膜上皮吸收后是否会诱发某种程度角膜细胞的变异仍有待研究。我们认为,因为较深的切削面及切削面的不光滑使角膜上皮修复早期附着困难,导致丝状角膜病变多发生在角膜激光切削区边缘,而且多发生在切削较深的中高度近视患者。

  PRK术后丝状角膜病变有以下特点:①大多出现在术后4天之内,一周以后罕见,②出现部位角膜切削区边缘为主,而角膜缘部和角膜中央直径1~2mm区域内较少,③-3.00D以下屈光不正者罕见,随屈光度增加,发生率有所上升,④男性较女性好发,⑤术后视力回退和haze发生情况无特殊。患者各年龄组均有发生。从发病和随访情况来看, PRK术后丝状角膜病变是一过性的角膜上皮生长失控状态,而其确切的发病机理、发病率性别差异的原因、年龄与发病率的关系等问题仍有待深入研究。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PRK后丝状角膜...”相似的文章

更多>>

角膜病疾病

(一)临床检查 1、病史有无角膜刺激症状及外伤史,局部和全身是否用过皮质类固醇;有无慢性泪囊炎,内翻倒睫等眼病及有关的全身疾病。 2、眼部检查刺激症状严重者,特别是小儿,可先滴表面麻醉剂后再行检查,对有穿孔...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