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天花

沉睡20多年的天花病毒将复活?

时间 : 2009-06-03 17:56:54 来源:生活早报

[摘要]

在实验室中沉睡20多年的天花病毒将再度复活。虽然它们只是被用作研究,却已经引起了一部分科学家的担忧。

  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天花似乎已经成了一个永远的过去。然而现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个决定可能会将沉睡20多年的天花病毒唤醒。

  2004年11月初,在部分科学家的建议下,WHO决定,同意研究者开始活性转基因天花病毒的实验研究,包括将天花的基因植入其它病毒的试验。这项决议的目的是期望通过这些试验来寻找更好的天花疫苗和药物。

  但是,另一些研究天花病毒的专家认为,这项工作毫无意义可言,因为实在没有必要在已有的药物和疫苗的基础上再进行开发了。更严重的是,这些试验也许会引发一些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封存25年的病毒行将开启?

  WHO早在1980年就已经宣布,经过全球范围的接种疫苗,天花病已经被彻底控制。只有两个实验室保留了活性的天花病毒: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在亚特兰大)和俄罗斯国家滤过性生物研究中心(在新西伯利亚附近)。

  这两个实验室关于天花病毒的一切工作都必须获得WHO天花顾问委员会的同意,他们坚持的原则是“(如果要动用活体天花病毒,)研究成果的益处应该远远大于天花病毒逃逸的危险性”。

  2003年,美国的科学家们向该委员会提出申请,希望能够在该病毒体内提取目标基因(即病毒对人体进行攻击时起关键作用的基因),并将其移植进入和天花属于同一家族的原痘病毒来研究其毒性。委员会将这项提议作为“重要意见”保留。

  但在今年11月的会议上,原则上,这项工作提议获得了通过。“只不过,工作中的每一个研究项目仍然需要获得委员会的同意,包括获得当地负责生物安全性研究的权威人士的同意。”会议上,主持大会的来自伦敦皇家学院的乔福瑞?史密斯这样宣布。

  目前,这项决定要最终被执行,尚需在2005年5月WHO成员国的全体大会上获得通过。

  制造更好的疫苗是否值得

  “一切都是为了寻找更好的药物和疫苗,”史密斯对倡导重新“起用”活体病毒的这些科学家的目的进行解释。

  但是,现任WHO原痘委员会主席,来自匹兹堡大学的DA?亨德森则认为,这项研究“毫无意义”――虽然他也倡导要彻底灭绝天花。

  “虽然理论上,天花病毒对人类是一个永远的威胁(因为天花病毒在自然界始终存在),但是现在,任何针对天花的药物都无法在人体上做试验(因为全球已经没有天花病人),”亨德森说,“何况,根本没有在已有药物和疫苗的基础上,再花上数十亿美元去开发和储备新的药物或者疫苗。”

  国内病毒学专家、中科院微生物所教授康良仪对此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应该说,从科学角度看,已有的药物和疫苗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控制了天花。但美国科学家这样做也有他们的目的:他们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造更廉价、效果更好的疫苗,这在商业上或许是有利可图的。”

  所谓“效果更好”指的是:针对一小部分免疫力弱的人,现有的疫苗被接种后,他们依然可能感染天花病毒;基因工程疫苗或许能弥补这一缺点。

  病毒会逃逸吗?

  “WHO的决定意味着,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将会在短时间内直接就天花病毒展开工作。”史密斯提到,如果病毒溢出,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无疑将面对巨大的危险。

  考虑到“后SARS时代”,几次零星病例的出现都是源于实验室病毒的泄漏,人们对实验室中的病毒心有余悸。“只要稍有疏忽,实验室病毒就有可能泄漏。病毒对人类来说可以说是防不胜防。”康良仪告诉本刊记者。

  不过康良仪同时又认为,虽然病毒泄漏的可能性存在,但引起灾难的可能性却很小。“现在针对天花,全民接种疫苗,只要病毒没有发生变异,即使泄漏出来,也不可能大面积感染人群。”

  获得WHO批准的项目并不都是奔着制造更好的疫苗这个目的,其它实验目的还包括“测试抗滤过性病原体药物针对某种抗过滤性病菌酶的效力”等等。

  “这太局限了,”史密斯说。这个研究显然有背于“研究成果的益处应该远远大于天花病毒逃逸的危险性”这一原则。

  亨德森说,这些实验会产生不可预知的危险。虽然委员会规定了,被移植的天花病毒不可以改变病毒母体的生物特性(也就是不能将它改变成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病毒,而使得已有的疫苗对它失效),但亨德森反问:“在实验室操作过程中,谁能知道将发生什么事情?”

  言下之意是,这些试验在操作过程中一旦“人为”地导致病毒变异,则已有的疫苗将对它失效,后果不堪设想。

关键词: 天花 病毒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沉睡20多年的天花...”相似的文章

更多>>

天花疾病

根据其皮疹 的形态,分布及发展过程等特点,结合流行学病情况,典型病例诊断不难,疑难病例的确诊,有赖于病毒与血清免疫学的检查。 1.血象 前驱期白细胞总数略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脓疱期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