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中风

针灸治中风有疗效

时间 : 2009-03-29 00:05:22 来源:39健康网

[摘要]

  把脉交会穴是指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的八个吁腧穴,它们均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加强和沟通了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的联系。临床上既可应用单一穴位治疗各自相通的奇经病症,又可相互配合使用,治疗范围颇广,我们把八脉交会穴理论运用于中风病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疗效。   八脉交会穴包括内关、公孙、列缺、照海、外关、足临泣、后溪和申脉穴。其中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与阴维脉相通之穴,其功能为镇静安神,和胃止痛,亦为本经络穴。公孙为脾经络穴,有健脾和胃利湿的功能。  再中风病治疗中两穴既可单独应用,又可合用,起到调理脾胃,化痰祛湿及镇静安神的作用,适用于风痰淤血闭阻脉络证,痰热腑实、风痰上扰等证。对同时合并心系病症的患者还有补养心气、宽胸理气之功。列缺为肺经络穴,通过经络,可疏风解表,宣肺止咳。照海为肾经腧穴,通于阴分,功可滋阴安神开窍。对于阴亏于下,阳亢于上,内风煽动,而易招至外风者,照海可滋肾水,补肾阴,潜阳而治其本,列缺则可驱风疏风治其标。且肾经循喉咙,夹舌本,故可治舌强不语之等症。列缺还可兼治口眼歪斜及头痛。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输穴,可疏经止痛。申脉为膀胱经穴,可止痛疏筋,中风合并癫痫或有精神症状时,可用二穴止痉安神。对后期病人肢体挛缩抽搐疼痛者,两穴可用以缓急止痛。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络穴,功可疏肝利胆,疏风(内风)止痛。足临泣为足少阳胆经疏穴,有疏利肝胆,清头目而止痛的功效。中风病多以阴血亏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与肝胆密切相关,故可用二穴疏理肝胆,且两经分别巡行至颠顶及头部两侧,故中风合并头痛时可用其疏经止痛。   八脉交会穴多为络穴,为联络表里两经之穴,它既可加强经脉之间的联系,又扩大了治疗范围。运用其治疗中风病,有取穴少、疗程短、疗效好、减少病人痛苦等特点。   小编提醒: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外科频道 (实习编辑:陆云云)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针灸治中风有疗效”相似的文章

更多>>

中风疾病

1.脑脊液检查。 2.头颅CT检查 。 3.脑电图。 4.脑部B超检查。 5.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造影是将造影剂直接注入血管内,使其脑血管系统显影的一种X线投影检查技术。通过血管造影可以具体了解血管的形态学变化,...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