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以上的
中风患者发病在秋末和冬季。一旦错过抢救时机,可能造成轻重不等的偏瘫、失语等。而你知道吗,中风可以通过手术预防。专家介绍,国外医学界经过多年临床实验证实,手术后中风发生率极大降低。目前,手术是预防中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世界脑
血管病死亡地图”显示,中国是全世界脑血管病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专家介绍,中国人中风的发病率高于
冠心病,但有个奇怪的现象,心脏手术已经能够普及,而中风手术在国内认知度不广,才刚起步。也许是因为,大家还不习惯为预防疾病而手术。
新技术:手术在防不在治
这种预防中风的手术叫“颈动脉内膜剥离手术”,并不是新技术,国外70年代就有,目前,美国每年进行约二十万台。
“手术的作用并不是治疗,而是预防中风的发生。”吕振声强调。他比较了手术预防与传统治疗手段的优劣。
一般人对待中风是等出现先兆(
眼前发黑、肢体麻木、言语障碍等)后,才上医院急救。急救时间不能超过三小时,不然,可能变成永远的中风,留下偏瘫、失语等后遗症。遗憾的是,中国仅有1%患者能在三小时内得到有效治疗。
那么,何不在中风之前,做手术预防中风的发生呢?况且,国际医学界经过20多年临床实验证实,中风高危人群手术后能会大大降低中风的风险,且手术安全性很高。
误区:中风不是因为
脑缺血
除少数高血压引起的脑溢血(出血性中风),临床上80%脑中风为缺血性中风,正是这80%可用手术预防。名叫“缺血”,其实脑袋并不“缺血”。它的发病跟供血到脑部的“颈动脉狭窄”有关。
专家介绍,“缺血”是因为颈内动脉有斑块形成狭窄,斑块表面有溃疡及血栓,冲上大脑就会形成中风。手术的目的就是清除这些溃疡及血栓,以减少冲上大脑的机会。
提倡:颈动脉狭窄大于70%建议手术
哪些人需要做此项手术呢?颈动脉狭窄大于70%,和出现中风先兆(眼前发黑、肢体麻木、言语障碍等)的人,建议接受手术――前者与中风发病几率高;后者急救不及时,发展下去就会变成永久中风。
如何知道颈动脉是否狭窄呢?吕振声建议,四十岁以上的人体检时,加检听听“颈部动脉”。如果出现狭窄,就会听到明显杂音。没听出杂音可以解除警报,如果听出杂音还得去做个动脉彩超,判断狭窄程度。
但高血压、高血脂,有中风家族史的人,无论什么年龄,不仅要听颈动脉音,还建议每年体检做个“颈动脉彩超”,因为如果颈动脉狭窄超过90%以上是听不出杂音的,只有通过彩超才能看出狭窄。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陆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