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段:低钾性肾病是指机体失钾后引起的肾脏疾病,其严重性决定于丢钾的程度及时间。临床主要表现为浓缩功能受损。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多尿、夜尿增多、烦渴、多饮,严重者出现
肾性尿崩症。
酸碱平衡紊乱:常伴代谢性碱中毒,也可出现肾小管性酸中毒。
钠潴留:血钠可轻度增高,部分患者可出现
水肿,一般无心力衰竭。
并发
肾盂肾炎时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发热、腰痛及膀胱刺激征等。
低血钾的全身表现:肌无力、麻痹(以下肢最常见),肠麻痹、心律紊乱及
心电图异常。急性低血钾时神经肌肉症状比慢性显著,合并碱中毒时可有抽搐。
导致低血钾的原发病表现。
病理改变:
光学显微镜检查:半数以上患者病理改变轻微,突出变化是近端小管、远端小管及集合管上皮细胞出现巨大空泡,有时空泡位于细胞外。空泡样损害亦可见于高血压性肾病或慢性肾盂肾炎,但本病更突出。髓袢基底膜可增厚,晚期可致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肾小球及血管一般不受侵犯。
电子显微镜检查: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基底皱褶明显泡状扩张,基底膜增厚,线粒体肿胀。间质胶原纤维增生。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可见少量蛋白尿、管型和低比重尿,伴尿路感染时有较多白细胞。
肾小管功能检查:可出现肾性糖尿、氨基酸尿,尿溶菌酶、NAG、β2-MG等升高,尿渗透压降低。
血生化检查:血钾<3。5mmol/L,大部分患者血pH>7。4,尿pH<7。0,但肾小管性酸中毒时可表现碱性尿。
注:低血钾的证据。
肾小管功能受损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具备以上两点即可考虑本病。
【治疗原则】
【治疗方案】
对因治疗:去除低钾血症的病因,治疗原发病。
对症治疗:补充钾盐。轻症时可口服,重症者短期静脉补钾,有肾小管性酸中毒时应选用枸橼酸钾。
中医治疗:
基本治疗原则:消食导滞,清热滋阴,养心益气,健脾补肾,本病当针对病因详辨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消之。伤脾滞胃则消食导滞;阴虚火旺则滋阴清热;心血不足,则益气养血,养心安神;中气不足则补中益气;脾肾气虚则健脾补肾。因本病的病理实以虚为本,故治疗中即便是实证,也宜消中有补,临床上低钾血症肾病可按下列分型治疗:
①伤脾滞胃型:主证:胸脘痞闷,恶心呕吐,腹胀便溏,身重肢倦,心悸,头晕乏力,烦渴多饮,苔厚腻,脉滑数。 治疗原则: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基本方药:(保和丸加味):神曲、山楂、莱服子、茯苓、陈皮、半夏。
②阴虚火旺型:主证:烦渴多饮,尿频量多,烦躁不安,头晕心慌,失眠多梦,舌红,苔薄黄,脉细数,重按无力。 治疗原则:滋阴清热,佐以安神。
基本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味):熟地、山药、山萸肉、云苓、泽泻、丹皮、花粉、生牡蛎、朱砂、酸枣仁、远志。
③心血不足型:主证:心悸
气短,头晕目眩,面色不华,倦怠无力,神情呆滞,舌红苔白,脉象细弱。
治疗原则:益气养血,养心安神。
基本方药(归脾汤加味):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当归、龙眼肉、酸枣仁、茯苓、远志、木香、白芍、杞果。
④中气不足型:主证:食欲缺乏,痞塞胀满,心慌气短,体倦懒言,大便稀溏,神疲嗜睡,舌淡苔薄,脉濡细无力。 治疗原则:健脾益气。
基本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或人参、黄芪、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薏仁、扁豆、甘草、茯苓、桔梗。
⑤脾肾气虚型:主证:腰膝酸冷,夜间多尿,少气懒言,嗜睡,神情呆滞,腹胀纳呆,肢软无力,大便溏泄,舌淡苔薄,脉沉迟。
治疗原则:补肾健脾,益气固肾。
基本方药(金匮肾气丸):附子、肉桂、山药、茯苓、泽泻、山萸肉、杜仲、白术、丹皮、干地黄。
推荐阅读:最伤肾的药物有四类
哪十种男人最易患上肾虚
六种信号暗示女人肾虚
结石,营养过剩是祸根
补肾食疗十方
肾结石患者不能吃的7类食物
食疗 驱走肾结石
肾小球肾炎“妨碍”性生活
儿童补钙 小心补出肾结石
这些食物 肾结石的罪魁祸首
肾病每月精彩热文TOP10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肾病频道
(实习编辑:陈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