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自恋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确认与治疗方法

时间 : 2009-03-28 12:39:23 来源:39健康网

[摘要]

  一、表现特征     对自恋人格障碍的诊断,目前尚无完全一致的标准。一般认为其特征主要如下:   1.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尽管不一定当即表露出来)。   2.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   3.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人特别关注。   4.坚信他关注的问题是世上独有的,不能被某些特殊的人物了解。   5.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份的幻想。   6.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   7.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   8.缺乏同情心。   9.有很强的嫉妒心。   只要出现其中的五项,即可诊断为自恋型人格。   自恋型人格在许多方面与癔症型人格的表现相似,如情感戏剧化,有时还喜欢性挑逗等。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癔症型人格的人性格外向、热情,而自恋型人格的人性格内向、冷漠。   二、自恋型人格障碍治疗方法   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   1.解除自我中心观。自恋型人格的最主要特征是自我中心,而人生中最为自我中心的阶段是婴儿时期。由此可见,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行为实际上退化到了婴儿期。朱迪斯・维尔斯特在他的《必要的丧失》一书中说到:“一个迷恋于摇篮的人不愿丧失童年,也就不能适应成人的世界”。因此,要治疗自恋型人格,必须了解那些婴儿化的行为。你可把自己认为讨人厌嫌的人格特征和别人对你的批评罗列下来,看看有多少婴儿期的成份。例如:   ①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一旦不被注意便采用偏激的行为。   ②喜欢指使别人,把自己看成太上皇。   ③对别人的好东西垂涎欲滴,对别人的成功无比嫉妒。   通过回忆自己的童年,你可发现以上人格特点在童年便有其原型。例如:   ①总是渴望父母关注与赞美,每当父母忽视这一点时,便耍无赖、捣蛋或做些异想天开的动作以吸引   父母的注意。   ②童年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是仆人。   ③总想占有一切,别的小朋友有的,自己也想有。   明白了自己的行为是童年幼稚行为的翻版后,你便要时常告诫自己:   ①我必须努力工作,以取得成绩来吸引别人的关注与赞美。   ②我不再是儿童了,许多事都要自己动手去做。   ③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好东西,我要争取我应得到的,但不嫉妒别人应得的。   还可以请一位和你亲近的人作为你的监督者,一旦你出现自我中心的行为,便给予警告和提示,督促你及时改正。通过这些努力,自我中心观是会慢慢消除的。   2.学会爱别人。对于自恋型的人来说,光抛弃自我中心观念还不够,还必须学会去爱别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体会到放弃自我中心观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你要获得爱首先必须付出爱。弗洛姆在他的《爱的艺术》一书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幼儿的爱遵循“我爱因为我被爱”的原则;成熟的爱遵循“我被爱因为我爱”的原则;不成熟的爱认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认为“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维尔斯特认为,通过爱。我们可以超越人生。自恋型的爱就像是幼儿的爱,不成熟的爱,因此,要努力加以改正。   生活中最简单的爱的行为便是关心别人,尤其是当别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当别人生病后及时送上一份问候,病人会真诚地感激你;当别人在经济上有困难时,你力所能及地解囊相助,便自然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只要你在生活中多一份对他人的爱心,你的自恋症便会自然减轻。 (实习编辑:魏文巧)
关键词: 自恋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相似的文章

更多>>

自恋症状

在诊断自恋癖时,要注意与同性恋、性厌恶、禁欲者相区别。自恋癖患者与同性恋患者的性对象都是同性,但前者的性对象是本人,后者的性对象是其他同性成员。据研究资料显示,不少同性恋者可兼有自恋癖,如某些同性恋者...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