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潜在癌变可能性的良性病变,如果长期不治愈,即有可能转变成为癌症。早期发现、治疗癌前病变,对预防肿瘤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非典型性增生(dysplasia,atypical hyperplasia) 是癌前病变的形态学改变。指增生的上皮细胞形态和结构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但还不足以诊断为癌。表现为增生的细胞大小不一,核大深染,核浆比例增大,核分裂像增多,但一般不见病理性核分裂;细胞层次增多、排列较乱,极性消失。非典型性增生多发生于鳞状上皮,也可发生于腺上皮。鳞状上皮的非典型性增生, 根据其异型性程度和或累及范围可分为轻、中、重度三级。轻、中度非典型性增生(分别累及上皮层下部的1/3和2/3),在病因消除后可恢复正常。而重度非典型性增生(累及上皮层下部超过2/3尚未达全层)则很难逆转,常转变为癌。
常见的癌前病变与癌症:
慢性萎缩性
胃炎,尤其是伴有肠上皮化生和间变者,日后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增大。
胃溃疡,经久不愈的胃溃疡可以诱发胃癌,据报道癌变率为1%~5%。
胃息肉,有些可发展成胃癌。
乙型肝炎、肝硬化,日久可发展成肝癌。
结肠或直肠息内,尤其是多发性
家族性结肠息肉,甚至可以多个息肉同时发生癌变。多发性家族性结肠息肉者中,40岁后有50%癌变,70岁后几乎100%癌变。
溃疡性结肠炎,多年不愈,有40%可以发展成结肠癌。
纤维囊性乳腺病,是乳腺小叶及腺瘤上皮的增生及囊性变,有时可发展成癌。
乳腺小叶增生,有上皮高度或不典型增生者,可发展成乳腺癌。
子宫颈糜烂,其粘膜上皮修复过程中再生的鳞状上皮可发展为癌。
粘膜白斑,是发生于粘膜上皮的局限性增生,而口腔和外阴的白斑容易发生癌症。
老年日光性角化病,色素性干皮病,可癌变为鳞状上皮细胞癌或基底细胞癌。
黑
痔,可发展成黑色素瘤。
多发性内分泌增生症,如伴有降钙素水平增高,应警惕发展成甲状腺髓样癌。
先天性睾丸未降(隐睾),有发展成
睾丸癌的可能。
包皮过长,又不注意局部卫生,有可能易患阴茎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