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
椎间盘脱出症或
椎管狭窄所造成的脊
神经根损伤,不但与致压物的机械性压迫有关,而且与来源于退行性间盘的许多物质和神经肽所介导的炎症有关。降低炎症反应,保护脊神经根的药物常常被应用于临床。其中以激素类抗炎药物应用最多。据报道,甲基强地松龙是一种新型强效糖皮质激素,能显著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浸润和渗出,使细胞间质
水肿消退。急性期能控制受损后细胞内儿茶酚胺的代谢与积聚,减轻脊神经根充血、水肿;抑制免疫反应,降低脊神经根对炎性介质的敏感性。但由于用药后无法切取患者的脊神经根进行病理观察,因此药物应用后脊神经根组织学变化情况的研究很少。1993年Ol-marker等成功创立了无压迫状态下自体髓核移植致脊神经根炎性损伤的动物模型,于1 wk后观察到脊神经根水肿、充血,炎性细胞浸润等炎症改变。接着Olmarker[8]等人通过动物实验证实:静脉点滴大量甲基强地松龙能显著降低自体髓核移植所造成的脊神经根炎性损伤。张伟国的实验通过复制这一动物模型并采用甲基强地松龙局部浸润炎性脊神经根。他的观察表明:甲基强地松龙组细胞间质充血和水肿显著减轻,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减轻,范围显著缩小,其结果与Olmarker的报道基本一致。作者认为:采用脊神经根局部浸润,使药物最大程度作用于损伤部位,在药物尚未完全吸收,血药浓度达到高峰之前,充分发挥其消炎作用。减少了用药量,降低了代谢紊乱、
骨质疏松、诱发感染等激素类药物并发症发生的可能。
(实习编辑:陈俊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