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低血压

老年人要防低血压

时间 : 2009-03-28 23:44:55 来源:39健康网

[摘要]

  上海仁爱医院心内科主任介绍:老年人当收缩压低于12千帕(9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低于5.3千帕(60毫米汞柱)即诊断为老年人低血压。老年性低血压病人常感头晕、头痛、眼前发黑、健忘、思维迟钝,容易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老年性低血压一般有五种类型:   一是药物性低血压。老年人因病服用降压药如甲基多巴、胍乙啶、优降宁等,安定类药如氯丙嗪、奋乃静等,利尿药双氢克尿噻、速尿等,抗心绞痛药如消心痛、硝酸甘油等,也可引起低血压。   二是体位性低血压,也称为直立性低血压,多发生于由平卧位、坐位突然起立时或者长时间站立之后,引起血压急剧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老年人神经调节功能低下,动脉硬化,大脑供血机能减退。   三是排尿性低血压或称排尿昏厥,多发生在排尿当时或排尿后突然晕到,神志不清,约1-2分钟可自行恢复。   四是体质性低血压。多见于体质瘦弱的老年妇女,并可有家族遗传倾向。患者平时有头晕、心跳、乏力的感觉,往往在医院查不出什么病。这是因老年人心肌张力减弱,血管壁弹性丧失所致。   五是继发性低血压。常继发于急性失血、心脏病发作、慢性贫血、糖尿病、脑动脉硬化、中风之后等慢性疾病,病人嗜睡、虚弱、头晕、视力障碍。   上海仁爱医院心内科主任介绍:老年人应从以下几方面防治低血压:   1、有高血压的人,在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并基本稳定后,要慎服降压药,不应该在临睡前服一片降压药作为维持治疗;服降压药后感到身体软弱者,要停药或换用较温和的降压药;老年低血压患者平时应注意动作不可过快过猛,从卧位或坐位起立时,动作应缓慢一点。为防止晕到,排尿性低血压患者应注意,在排尿时最好用手扶住一样较牢固的东西,以防摔倒。同时还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象贫血、心律失常、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可能会引起低血压,原发疾病治愈了,血压也就会慢慢恢复到正常水平。   2、加强体育锻炼对高血压、低血压都有调节作用。低血压的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且要避免过度劳累,平时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3、与高血压病相反,低血压患者宜选择高钠、高胆固醇饮食。氯化钠(即食盐)每日需摄足12~15克。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猪骨头等食品,可以适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胆固醇浓度,增强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同时多饮水,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后可增加血容量,从而可提高血压。   4、荤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使体质逐渐变得健壮。同时可吃些有利于调节血压的滋补品,如人参、黄芪、生脉饮等。此外,适当喝些低度酒也可提高血压。食欲差者,宜适当食用能够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味品,如生姜、大葱、醋、酱、糖、胡椒、啤酒、葡萄酒等。   5、在很少情况下,老年人低血压患者才选用升高血压的药物。临床上可以试用麻黄素、恢压敏及三磷酸腺苷、辅酶A、维生素B及C等西药,中医可试用八珍汤、生脉散提高血压。 (实习编辑:魏文巧)
关键词: 低血压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老年人要防低血压”相似的文章

更多>>

低血压疾病

1.心电图有无心率和心律的变化,有无ST-T的改变,有无病理性Q波。 2.心脏B超及外周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心血管疾病源性低血压的诊断。 3.心导管检查及血管造影 ,可明确外周血管疾病及心脏疾病。 4.X...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