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皮肤病

六种皮肤病的鉴别

时间 : 2009-03-28 23:37:15 来源:39健康网

[摘要]

  一、酒渣鼻   酒渣鼻过去曾叫红斑痤疮,也有人称之为酒渣鼻样痤疮或玫瑰痤疮,它是一种炎症性痤疮样皮疹,发生在面部特别是在鼻部的潮红区,以红斑、脓疱和毛细血管扩张为特征,有些病例以皮脂肥大为特征,但其致病菌为毛囊蠕形螨与青春痘有很大相似之处,故必须加以鉴别。   二、毛囊虫病   毛囊虫又称蠕形螨,寄生于多种哺乳动物,包括人的毛囊和皮脂腺中,是一种永久性的寄生虫,如虫体繁殖增多,使皮脂腺肿胀增生,加之虫体的代谢产物和死虫崩解物的刺激,可使局部产生炎症反应,有时继发细菌感染,可使炎症加重。毛囊虫寄生于人体的皮脂腺和毛囊内引起慢性炎症时称之为毛囊虫病或脂螨病。   毛囊虫病多发于青年人的面部,开始时局部皮肤轻度潮红,以后红斑逐渐明显,持久不退,由鼻尖蔓延至鼻翼、额、面颊、颏部,甚至扩展到胸、背、头皮等处,   在红斑上逐渐出现丘疹、脓疱、结痂及脱屑,日久鼻部皮肤增厚,毛囊口扩张,毛细血管也随之扩张,形成持久性红斑,临床上出现类似酒渣鼻或寻常青春痘的表现。   三、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皮肤常见疾病。它好发于皮脂腺多的部位,如头皮、额、鼻、面颊、前胸、肩背等处。表现为潮红斑片,上有油腻黄痂。可因感染而化脓,但无水肿、水泡,痂下也无浸润,摸时下面没有东西,瘙痒轻重不一。有些病例没有脂性黄痂,只有红斑,有的疹面覆盖着灰白色鳞屑。   四、糖秕孢子菌性毛囊炎   该病多见于中青年,平均发病年龄在 30 岁左右,男女皆可发病。典型皮损为圆顶形的毛囊性红色小丘疹,直径约 2 毫米 ~4毫米,个别丘疹上有细小鳞屑,其间散有毛囊性小脓疱,可挤出粉状物,周边有红晕。皮损弥散对称,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背上部、胸前、双肩、颈部,少数见于前臂、小腿和面部,腹部 有时亦可发生。   五、传染性软疣   传染性软疣是一种由传染性软疣病毒引起的表皮传染性疾病。本病多发于见于儿童和青年人,皮疹多见于面部、躯干及四肢,为具有蜡样光泽的丘疹,米粒至绿豆大小,呈灰白色或珍珠色,顶部中央有脐窝状凹陷,挑破顶端后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质,称为软疣小体。本病常有自限性,愈后不留瘢痕。   六、颜面传播性粟粒狼疮   本病好发于中青年男性,发病部位主要是颜面,特别是眼睑、颊部及鼻两侧等处,在眼睑下方常成堆排列。少数病例偶可发生于颈、肩及四肢。典型的皮肤损害为多发性、散在的小而表浅的结节,直径约 2 毫米 -3 毫米,半球形,略高出皮面,质地柔软,色淡红或褐红色,结节表面光滑呈半透明状,用玻片压之呈果酱样,即狼疮结节。结节常成批出现,但不融合,数目不定,可达数十个之多,但无任何自觉症状。少数结节可以破溃而覆以痂皮。本病呈慢性病程,一般有自限性,多数患者经数月或数年后,结节可以渐渐消失,愈后遗留天花样点状萎缩性瘢痕,一般不在复发。 (实习编辑:陈雪梅)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六种皮肤病的鉴别”相似的文章

更多>>

皮肤病疾病

1.体格检查 重点检查皮损的分布部位、皮损的种类、数目、大小、形态、表面及基底情况,颜色、水疱内容物及其颜色、排列特点及边界是否清楚。 辅助物理检查有: ⑴玻片压诊法:将玻片用力压在损害上10~20秒,炎症...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