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晕车

出游:宝宝晕车比大人更重

时间 : 2009-03-28 23:10:29 来源:39健康网

[摘要]

  假期到了,是出游的好时候,很多父母会带上孩子出游,但是在车马劳顿中,孩子比大人更容易晕车。所以做好防晕工作至关重要。   宝宝晕车比大人更重   4岁以前孩子正处在发育阶段,4岁后不断趋于完善,16岁时才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小孩的晕车症状比大人重,也更普遍。   专家认为,孩子本身的内在原因,如睡眠不足、胃肠不好、头痛感冒等,都容易诱发晕动症。如果车辆颠簸得厉害,就有可能导致宝宝前庭器官兴奋性提高,引起晕车。   宝宝晕车的常见症状   孩子晕车,大一点的会诉说不舒服,静静地蜷缩在一旁,眼睛紧闭,双手紧抓座椅,并有恶心、呕吐、烦躁症状。而婴幼儿不会说话,他们只能通过手舞足蹈、哭闹、烦躁不安、出汗、呕吐、面色苍白、抓紧父母不松手等异常举动来表示,此时应该想到是晕车了。这些症状一般下车后会有好转。   防治宝宝晕车   1 营养早餐   乘车前不要让宝宝吃得太饱、太油腻,也不要让他饿着肚子,给孩子吃一些可提供葡萄糖的食物,千万不能因为要赶着出门候,就随便买点早点或者为宝宝冲一杯牛奶,吃个鸡蛋就完事。如果早上没有吃好或者没有吃饱,宝宝胃中空虚,缺少能量的供给,加上一路颠簸,就很容易发生晕车。所以,吃早餐要讲究合理的营养搭配,不但要吃饱,而且要吃好,才能保证宝宝的营养需求,给宝宝提供充足的能量。   2 不要训斥宝宝   在旅游的路上,宝宝一旦做错了事,不能没完没了地训斥,否则宝宝会产生不愉快的心情,心情不好自然会引起全身各个系统的一些微妙变化,比如腺体分泌增加,自主神经紊乱,进而引起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有的宝宝会因为委屈而大哭,直到哭的喘不过来气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屏气”,屏气严重的话,宝宝会出现恶心、呕吐、晕厥等症状。所以,出游的时候一定要让宝宝保持愉快的心情,这样才能减少晕车的发生。   3 在车上少吃零食   带着宝宝出行时,怕宝宝会在途中哭闹,或走的时间长了,宝宝就会因困乏而睡觉等诸多的事情,大人为了省事,在上车前就为宝宝准备了许多零食,这虽然是一个减少宝宝哭闹的好办法,但是,如果宝宝吃的零食过多,食物在胃中膨胀,最容易使宝宝血液循环缓慢,从而影响脑部供血和供氧,也会是导致宝宝犯晕的原因之一。   其实这样的情况是可以避免的,比如,途中给宝宝介绍沿途的风景,拿着平时宝宝最喜欢看的儿童画书,在途中给宝宝讲故事。或者用果汁、酸奶等一些软性的饮料来替代零食。如果宝宝有过晕车经历,一定要记得上车前给宝宝适当吃点晕车药,在宝宝的肚脐部位贴上一小块膏药或者一块生姜片,也可以有效缓解宝宝眩晕反应。   4 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眠不足,也会影响宝宝脑部供血和供氧,有时也会是导致宝宝晕车的原因。出门前一天,一定要让宝宝养成早睡,早上起来才会精神倍增,精神好的时候晕车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   5 平时注意锻炼   平时多让孩子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加强前庭功能训练。可以抱着宝宝原地慢慢旋转。稍大的孩子可以带他们荡秋千、跳绳、做广播体操;在父母的扶持下,让孩子走高度不高的平衡木;教会孩子沿着地上的细绳行走,身体尽量不要晃动。   6 保持车厢内空气清净   带孩子乘车时尽量选择颠簸较轻的位置,打开车窗,让空气流通,爸爸要注意不要在车厢内抽烟,妈妈要注意千万别涂抹香气很浓烈的化妆品或香水,尽量让孩子处在一个自然清新的空气中,那么晕车的可能就会大大降低。   7 宝宝晕车了怎处理   如果发现孩子有晕车,可以适当用力按压他的合谷穴(合谷穴在大拇指和食指中间的虎口处);用大拇指掐压内关穴也可以减轻晕车症状(内关穴在腕关节掌侧,腕横纹正中上2寸,即腕横纹上约两横指处,在两筋之间)。随身携带纸巾,以备宝宝呕吐后擦拭;呕吐后让他喝些饮料,除去口中呕吐物的味道。晕车严重的孩子,乘车前最好口服晕车药,剂量一定要小瓶按医嘱服用,1岁以内的宝宝不能服晕车药。 (责任编辑:龙艳)
关键词: 晕车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出游:宝宝晕车比...”相似的文章

更多>>

晕车症状

生活中常有些人坐上汽车后没多久就觉得头晕,上腹部不舒服、恶心、出冷汗,甚至呕吐;尤其当汽车急刹车、急转弯或突然起动时更厉害,下车休息片刻即可逐渐减轻或恢复。有的人这种晕车症状还可持续几天。当出现晕车时宜...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