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到来令全家人欣喜不已,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个咿咿呀呀的小家伙上,谁也没有注意到她的变化―脾气烦躁,睡眠不好,慵懒少语,郁郁寡欢。即便是最细心的姥姥,也以为女儿不过是不适应产后忙乱的生活,以为她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能自己好起来。直到有一天,她站到了窗边,纵身一跃……
产后抑郁,你知道吗?
在精神病障碍的国际诊断标准中并没有“产后
抑郁症”这一独立的疾病类型,只有产褥期伴发的精神及行为障碍,它指的是产后六个月内出现的不符合其他
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精神疾病。这类疾病很少见,所以不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但是在临床工作中的确有这样一部分女性患者,她们的抑郁症状出现在分娩后,抑郁的程度严重到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所以她们所患的实际上就是抑郁症,只不过因为发病时间比较特殊,所以有时特称为“
产后抑郁症”,即产后(一般是产后6周内起病,通常在3-6个月内自行恢复,但也可持续1-2年)出现的以显著而持久的
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
有哪些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方法?
了解有关抑郁的知识,心中有数才不会谈郁色变。抑郁症状很常见,甚至大多数抑郁都可以算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但并不是一有抑郁就是抑郁症,只有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生活各方面才达到抑郁症的程度。人的情绪象大海一样有潮起潮落,象月亮一样有阴晴圆缺。并不需要情绪稍有风吹草动就惊慌失措、急于调整。了解抑郁总会随时间而渐渐缓解。
改善女性分娩前后的生活环境,减少或避免负性生活事件,比如不要在女性生产后不久就急切要求性生活等等,有利于女性产后保持心理健康。和谐的夫妻关系和家庭支持对稳定女性产后情绪有很重要的作用,丈夫多关心体贴,家庭成员适当分担照顾婴儿的重担。
“产后抑郁症”的自我调节
如果女性能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和心理治疗的技术就可以学以自用,及时调整和改善自己的情绪。
◎焦点转移:如果产后的确面临严重的不愉快的生活事件,甚至问题棘手难以解决,不要让精力总是粘滞在不良事件上。越想不愉快的事心情就会越不好,心情越不好越容易钻牛角尖,心情就会越发低落,陷入情感恶性循环的怪圈中。所以要适当转移自己的注意,象《飘》中女主角郝思佳面对困境时所说“明天再想”,就是一种转移法,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愉快的事情,关注自己的喜好,不仅思维上转移,还可以身体力行参与力所能及的愉快活动。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陆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