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在给东莞公务员作健康讲座时表示,广东省有122万的神经症患者,但这仅仅只是到医院就诊的人数,没有就诊的人数可能大大超过这个数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专家分析说:“主要是人们对这方面疾病,特别是
抑郁症了解不多,有些甚至对此存在很多误区,造成‘头疼治头、脚痛医脚’错看科室的情况,病人误诊、漏诊现象严重。”
个案:
工作、生活两张脸
32岁的张女士被腿疼折磨了整整17年。为了治腿病,她和家人跑遍了广州、东莞的各大医院,骨科、中医,只要和病情对得上号的科室都看过,但结果都显示正常。
一次朋友开玩笑说:“是不是压力过大导致生病?”于是张女士来到神经内科,通过医生仔细询问和检查,诊断为
神经症性抑郁症。就这样,17年的腿疼通过3个月的治疗就康复了。
王女士去年3月产后复出,在一家外贸公司找了份业务经理的工作,收入比丈夫高出一大截,做丈夫的很为妻子感到骄傲。但半年时间后,张女士一回到家就无精打采,见到家人也是爱理不理的,开始还以为是工作太辛苦导致的,休息几天就会转好。但一天天过去了,她的情绪就是好不起来。然而她接到单位同事或者客户的电话时,立马又变得笑声朗朗。
分析:
症状隐匿易造成误诊
抑郁症最明显的症状就是
失眠,同时伴有头疼、头晕,持续性
情绪低落、缺乏激情等。“但现在患者的症状越来越隐匿,有些病人躯体症状明显,如肠胃不适、手脚疼痛、
体重减轻等,这些容易掩盖抑郁的症状。”专家说。
除此之外,一些貌似正常的人也可能患抑郁症,在医学上称为“微笑型抑郁”。
这类患者尽管内心深处感到极度痛苦、压抑、忧愁和悲哀,但外在表现却若无其事,面带“微笑”。这种“微笑”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而是出于“工作的需要”、“面子的需要”、“礼节的需要”、“尊严和责任的需要”。
“这类病人常见于那些学历较高、有相当身份地位的事业有成的人。”专家表示,这种病人“好面子”,所以前来就诊的人数也相对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