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乙肝

探索乙肝难治之“谜”

时间 : 2009-03-28 21:50:09 来源:39健康网

[摘要]

  乙肝病毒嗜肝性 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随着血流进入肝脏,通过肝细胞膜上的乙肝病毒受体直接与肝细胞膜结合,先脱去外壳,其核心进入胞浆;然后脱去核壳,其病毒基因进入细胞核内复制(即相当于繁殖)。治疗药物必须是小分子才能进入细胞内,而且还要对肝细胞无毒性作用。   乙肝病毒泛嗜性 随着检验技术的进步,发现乙肝病毒可以感染淋巴细胞不能达到的组织,如周围血单核细胞、脾;骨髓、淋巴结、小肠、胰腺、肾上腺、睾丸、卵巢等。一般人认为将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硬化或肝癌手术切除,换一个无乙肝感染的正常的肝全好些。其实不然,近年肝移植术后结果提示,在没有采取任何预防乙肝预防措施的前提下,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行肝移植术后,乙肝病毒的再感染率高速90%。采取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和拉米呋定联合抗病毒措施,可使其再感染率降低至30%。可见患者体内其他组织潜伏病毒,是术后肝脏再感染的来源。   乙肝病毒的变异性 乙肝病毒是一种易于变异的病毒,为了逃避机体对其消除和杀伤而发生的变异,可在乙肝病毒结构不同部位发生,变异可自发或在药物治疗后发生。变异的乙肝病毒不仅对人体致病性发生改变,还将影响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乙肝病毒的基因成分与肝细胞基因成分整合在一起,甚至乙肝病毒与人体细胞合二为一,成为人体细胞的一部分。人体内有完整的免疫系统,识别外来侵入的病原微生物,通过各种机制将其排除和消灭。乙肝病毒与人体细胞整合后,使人体免疫系统难以辨认,失去对乙肝病毒的监视和杀灭作用。   乙肝病毒的不可杀性 乙肝病毒进入人体的肝细胞内,在细胞酶的作用下最后形成共价闭合环状基因(CCC DNA)。它是形成乙肝病毒的原始模板,稳定的生存于细胞核内,不断的复制乙肝病毒。当今尚未研究出一种杀灭这种模板的药物。目前使用的药物主要是抑制模板的复制,一旦停药解除抑制作用,这种模板又会重新复制乙肝病毒。   母婴传播,造成新生儿感染的顽固性 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通过宫内感染,分娩期及分娩后感染,将母体内的乙肝病毒传给新生儿,医学上叫垂直传播。我国人群中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半数以上是这样被感染的。孩子初生时,免疫功能不健全,尤其是特异性免疫应答弱而不全,不能有效的识别病毒。表现为乙肝病毒免疫耐受,即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无特异性免疫反应来消除病毒,最终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目前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联合预防,可使90%左右的孩子免受乙肝病毒携带之苦。 乙肝抗病毒讲究战术! “5色”预警肝脏病变 丙肝治疗细节很讲究 健康生活远离脂肪肝 恬淡生活 养肝保肝! 乙肝用药 讲究精简! 牛奶可以预防肝癌吗? 18招阻止肝脏发福! 哪些天然食物能保肝? 乙肝治疗在不断进步     想了解更多肝病的相关知识,请点击>>>> 肝病频道   (实习编辑:李杏)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探索乙肝难治之“...”相似的文章

更多>>

乙肝疾病

1.肝功能检查 包括胆红素,麝香草酚浊度 试验,AST,ALT,A/G,凝血酶原时间,血清蛋白电泳 等。 2.特异血清病原学检查(乙肝2对半检查) 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