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性病

性病淋巴肉芽肿的诊断

时间 : 2009-03-28 19:56:49 来源:39健康网

[摘要]

  本病诊断的确定主要根据接触史(有不洁性交史)、临床表现(在生殖器部位出现过表浅糜烂与溃疡。1~4周后出现两侧腹股沟淋巴结炎,有槽沟征及喷水壶状多数瘘管,痊愈后留疤痕。)和实验室检查。   诊断性病淋巴肉芽肿,实验室检查是必需的。首先要作血清学检查,它对诊断和判定疗效都是必要的。有条件的要作衣原体的培养,进一步确定衣原体的血清型。此外,Frei皮肤试验、组织病理检查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诊断性病淋巴肉芽肿需作的血清学检查为:   (1)补体结合试验   所用的抗原是由瑞士的微生物研究所生产的群抗原,是本病重要的血清学诊断方法,能检测两种抗体:砂眼衣原体抗体和鹦鹉热衣原体抗体。因为人群中常见有衣原体感染,所以本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但不能靠其结果决定诊断。患者血清滴度高,多为1:64或以上,而结膜炎砂眼衣原体感染时血清滴度低(1:16―1:32)。一般而言,本试验血清滴度1:8或1:6对本病诊断有提示意义,而1:64或以上则有诊断意义。恢复期患者血清滴度降低。此外,血清试验的结果不完全与抗生素治疗反应相平行。   (2)微量免疫荧光试验   此试验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补体结合试验更为敏感和特异,能检测不同血清型衣原体特异性抗体,可用来鉴别本病和其他衣原体感染。通常滴度大于512才有意义。但因试验条件的限制,目前尚难以广泛应用。   (3)对流免疫电泳法   此为检查衣原体抗体的一种简便、快速和特异的试验。约有90%的患者能被本试验证实。   (4)病原体培养   宜取肿大的淋巴结穿刺物接种在鸡胚卵黄囊,或做组织(细胞)培养或小白鼠颅内接种。阳性者有诊断价值。另需做细菌培养和涂片革兰氏染色,以除外葡萄球菌或其他细菌所致的淋巴结炎症。   培养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的标本在男性常取自尿道、直肠或肿大的淋巴结。在女性主要取自直肠和宫颈。接种前应用生长培养基作1∶1稀释,以避免对细胞的毒性。标本在接种前应先作抗生素处理。常用的抗生素有庆大霉素、万古霉素、链霉素和制霉菌素。由于性病淋巴肉芽肿衣原体不必离心就能感染邻近的细胞,导致细胞裂解,这种性状有助于鉴定可疑分离物。   (5)活体组织检查   取皮肤、黏膜损害或淋巴结制成切片,观察其病理变化,对诊断有提示意义。   (6)其他   可有高r球蛋白血症,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lgA、lgG增高,轻度贫血,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冷沉球蛋白和类风湿因子阳性等。   本病发展到不同时期,应与不同的疾病相鉴别。早期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初期梅毒、生殖器疱疹、软下疳、腹股沟肉芽肿以及其他原发性或继发性感染等。梅毒、软下疳都有腹股沟淋巴结的肿大,当你发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时,要仔细检查,一定要找专科医师治疗,以免诊断治疗错误。几种性病的淋巴结炎鉴别。出现淋巴结病时除了应与上述疾病鉴别外,尚应考虑到恶性肿瘤(淋巴瘤、转移癌)和其他感染性疾病如猫抓病、结核病、单核细胞增多症、土拉菌病等。晚期肛门直肠病变应与腹股沟肉芽肿、、尖锐湿疣、化脓性汗腺炎、溃疡性和炎症性结肠疾病、丝虫病以及肛门和直肠癌等鉴别。   项目梅毒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潜伏期5~6周2~5天2~4周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情况两侧数个如拇指大淋巴结如鸡蛋大淋巴结一或两侧数个鸡蛋大的淋巴结。化脓无,有槽形征,无瘘管,有疼痛,有发热,常有病原体梅毒螺旋体杜克雷嗜血杆菌衣原体。 性病潜伏期有何表现? 淋病女性图片 自己动手检查尖锐湿疣 女人得性病有何特征? 足疗是性病的“新源头” 淋病男性图片 梅毒的简单自测方法 尖锐湿疣治疗期间规矩多 尖锐湿疣五大检查手段 梅毒是一个很好的演员    更多性病知识尽在>>>中国第一性病科门户 (责任编辑:潘东波)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性病淋巴肉芽肿的...”相似的文章

更多>>

性病疾病

性病有很多种,每种性病均有几种不同的化验检查方法。这些化验方法的准确性关系到病人能否得到正确诊断和有效的治疗。目前,常用的性病化验方法如下: 1.淋病 (1)涂片法:对男性急性尿道炎准确性高,但不适用于女性...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