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隆起型和浅表隆起型(II型和IIa型)早期
胃癌的X线诊断
这两型的X线征象,也适用于腺瘤性
息肉和Borrmann I型进展期胃癌的X线诊断。有时,它们之间难以区分和鉴别,必需结合内窥镜活组织检查才能获得确诊。应用压迫法与气钡双对比法,尽可能显示病灶之三维图象,精细地“刻画”出其表面结构特点及其基底情况,这对X线诊断是极为重要的。胃体上部与穹窿部之病变,无从加压,惟有借助双对比造影,适当转动体位,进行多轴投照,以期获得充分的诊断依据,从而去伪存真,作出准确的X线诊断日本学者对胃的隆起性病变作过研究,并就大体所见,按隆起部分之形状与基底部之情况,分成四组。通过观察病变的大小和不同的开头来推测其有无恶性可能。Ⅰ型多是良性,而Ⅱ、Ⅲ、Ⅳ型,倘其直径分别超过5、10和20毫米,则需考虑可能为恶性。有人对阡性病变的正、侧面像作了具体的分型,将正面像描述为:1、不规则形;2、圆形;3、椭圆形;4、花坛形;5、不规则颗粒形;6、菜花或菊花形;7、
结节形。将侧面像分为:①轻微隆起型;②扁平息肉型(包括伴有凹陷性改变);③花坛型。由此可见,对隆起性早期胃癌作出诊断,X线检查仅仅显示出一个充盈缺损影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二.
贲门癌与胃窦癌的X线鉴别
贲门区一胃窦部的癌肿,其X线所见,除具有与胃的其他部位癌肿有某些相同之处外,尚可各有一些特殊的X线表现。
贲门区处于与胃体连接部的内后方,因有肋骨为其遮蔽,故无从作压近法检查;再则胃底粘膜皱襞走行纵横交错,其排列缺乏规律性,又因该区一般见不到蠕动,难以象其他部位那样可凭观察动态变化来判定局部胃壁有否僵硬表现。上术数点不利因素给X线检查带来一定困难,故需充分应用气钡双对比法。除取直立位外,作其他不同体们、不同角度观察并摄取多轴噗片甚为重要。贲门癌形成软组织块影后,在胃泡气体的衬托下,大都显示出境界较锐利而不规则的轮廓。如再预涂上一层薄钡,则可色画出癌肿表面粘膜遭受破坏之细节或溃疡龛影,这种龛影一般较浅小。细致观察贲门开放与收缩情况,密切注意钡剂通过食管-胃环,即所谓“喇叭口”的变化,对发现病变尤为重要。“喇叭口”出现缺损及发生异常转向,钡剂通过出现分流现象,或失去正常喷射而呈滴流状,都提示有占位病变存在之可能。若贲门上方有肿块,钡剂将被推移向内下方
流注;贲门下方出现肿块,则钡剂折角而流,可构成“7”字征,如肿块位于贲门口而偏后壁,则会发生分流征象或似水流之冲击礁石出现溅泼现象。癌肿累及胃体和胃体上部,则可导致胃穹窿变形或缩小以及贲门下区的局部胃壁变僵。借助手法向上推挤胃体下部,每可观察到在该区出现软硬边缘的截然分界而形成之切迹样改变。贲门癌如向上蔓延而累及下端食管,可使后者发生浸润性环状狭窄,此亦是确立诊断的依据之一。
三.进展期胃癌的X线诊断
随着癌灶的进一步演变,其大体形态也随之发生变化,大多数进展期胃癌的X线表现常为凸入胃腔的不规则软组织块影,伴有偏心、大而不深的溃疡龛影。应从下述诸方面进行综合观察与分析,即:1、胃轮廓的改变;2、胃腔大小的改变;3、充盈缺损改变;4、胃粘膜皱臂改变;5、恶性溃疡之龛影特点;6、癌肿所致之胃功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