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皮炎

新生儿剥脱性皮炎1例护理体会

时间 : 2009-03-27 16:21:13 来源:39健康网

[摘要]

  新生儿剥脱性皮炎又称Ritter病,是由具有表皮松解毒素的第一噬菌体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是极为少见的新生儿皮肤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生后1~5周,7~14d治愈。我院近期收治1例此病患儿,皮肤损伤较重。针对此患儿,笔者在护理上采取暴露疗法,严格执行消毒隔离,预防感染,加强基础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5d。主因皮疹2d加重伴渗液12h入院。患儿于2d前颈、腋、腹股沟等处出现红斑样皮疹,2d来迅速蔓延至躯干和四肢。红斑上表皮皱起,稍用力摩擦即有大片剥脱,露出鲜红湿润的糜烂面。其中胸腹部及四肢等部位破溃渗液。眼结膜充血水肿,分泌物较多,致使双眼睑粘连。口腔黏膜糜烂,进奶困难。诊断“新生儿剥脱性皮炎”。   2 护理   2.1 暴露疗法 因患儿周身皮肤损害较重,故采用暴露疗法。将患儿裸体放于暖箱内:一方面裸体放置可避免衣物被服与皮肤摩擦,防止皮损加重;另一方面还能避免外敷药物沾染衣物,能使药物与皮肤充分接触,更好发挥疗效,其次,暴露疗法可使医务人员随时观察皮肤损伤的程度及皮肤恢复情况,还便于进行各项操作。   2.2 入暖箱 暖箱内铺一柔软的无菌治疗巾,将患儿裸体放于治疗巾上。因患儿为一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差,血管丰富,体表面积大,故散热多;皮下脂肪薄,且棕色脂肪少,故产热少,所以易发生低体温。密切监测体温变化,2h测体温1次。并根据体温调节适宜的箱温,使患儿保持36℃~37℃的中性温度。   2.3 清洁皮肤 患儿周身充满渗出液及结痂,外敷药物前先清洁皮肤,以除去不良因素刺激,使药物与皮肤充分接触,更好地发挥药效。护士手戴无菌手套,持无菌钳或无菌镊取温盐水浸泡后的无菌棉球,轻轻擦洗患儿皮肤,顺序为先面部,再胸腹、四肢,最后为后背及臀部。腋下、腹股沟等皮肤皱折处要反复清洁。擦洗时动作要轻柔,防止加重皮损。患儿指甲长时要剪掉长甲,防止抓破皮肤。并酌情使用纱布约束四肢,避免与皮肤黏膜摩擦加重皮损。   2.4 外敷药物 清洁并使皮肤干燥后,取适量红霉素软膏均匀细致地涂在患处,不要遗漏,并用棉签轻轻略加摩擦,有利于药物渗入皮肤,因毛发影响药物吸收,用药前先将毛发剔除或剪短,清洁后再涂药。破溃渗液处先用消毒纱布轻轻吸取渗液,使创面干燥后再涂药。每次敷药前先用生理盐水清洁皮肤,以清除脱屑及原有药物,再涂新药,每日3次。   2.5 眼部护理 患儿眼分泌物较多,致使双眼粘连,不能睁目。可先用生理盐水湿润眼结膜,再用无菌棉签轻轻分离眼睑,并清除眼部分泌物,最后涂适量红霉素软膏,防止眼睑粘连,每日3次。   2.6 口腔护理 患儿口腔黏膜糜烂,口唇干裂,并出血结痂。先用无菌棉签湿润双唇,拭掉双唇结痂,再涂以鱼肝油使口唇保持湿润,防止粘连。   2.7 喂养 按需哺乳或2~3h哺乳1次。哺乳后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或分泌物误入气道引起窒息。患儿口腔黏膜糜烂较重,进奶困难时,可用滴管少量多次喂哺,保证充分营养及入量,增强抵抗力,促进恢复。   2.8 消毒隔离 将患儿置于隔离室与其他感染患儿分室而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保持病室清洁,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1次,每次2h。医护人员进入病室戴好帽子、口罩,每次护理患儿前后要洗手。每日暖箱内外用1∶100的84消毒液擦拭1次,室内用物如桌椅、地面等均用1∶100的84消毒液擦 拭。体温表单独使用,用前浸泡消毒。治疗巾每日更换2次,脏污及潮湿时随时更换。   2.9 支持疗法 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患儿皮肤大片剥脱渗出,易导致血浆蛋白降低。因此,一定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并保证出入量平衡。奶量不足及时补充液体。   2.10 密切观察病情 患儿易合并败血症、各种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因此,患儿出现拒乳、反应差、体温不升或高热时要警惕败血症的发生。同时监测肝肾功能,防止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3 治疗   正确选用抗生素治疗,防止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及早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4 疗效观察   在每日的精心护理下,渗出减少,并逐渐干燥结痂,脱屑,脱落后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皮肤淡红色,弹性好,无瘢痕。患儿眼部分泌物减少,无粘连。口唇黏膜完好,湿润并红润,可正常进奶,12d后痊愈出院。   5 体会   我院是一所小型综合医院。新生儿皮肤病尚属首例。在治疗过程中,因新生儿抵抗力低下,皮肤黏膜发育不完善,各项免疫功能不健全,容易合并肺炎、败血症而危机生命。因此笔者制定一系列护理措施:首先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进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发生。其次采用暴露疗法,设置适宜的箱温,将患儿裸体放入暖箱内,保证药物与皮肤充分接触利于吸收。各项医疗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减少开箱次数,缩短开箱时间,以保证患儿体温。最后,皮肤护理要细致、轻柔。患儿在住院期间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实习编辑:吴晓薇)
关键词: 皮炎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相似的文章

更多>>

皮炎疾病

⒈血液学和血清学检查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T淋巴细胞(尤其是Ts)减少。血清IgE含量明显增高。 2.皮肤试验 对某些变应原(如真菌、花粉、毛屑)的速发型过敏反应常呈阳性。用结核菌素、念珠菌素等作皮内试验...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